[发明专利]治疗湿寒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9613.2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樊继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继绪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22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湿寒型 坐骨神经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寒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由寒湿侵袭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多因久居严寒之地,缺乏必要防寒措施,或因冲风冒雨,水中作业,日积月累而致寒湿之邪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寒湿均为阴邪,寒主收引,湿性粘滞,故本病腰腿痉挛疼痛,难以屈伸,多麻木发凉,易反复发作,病情缠绵。
目前临床上治疗湿寒型坐骨神经痛的方法相对保守,一般采用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食疗法,能够暂时缓解患者的疼痛,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根治,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寒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针对寒湿侵袭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愈后不复发的优点。
所述的治疗湿寒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艾叶3-8份、丁香1-3份、肉桂5-10份、吴茱萸1-3份、苍耳子0.5-2份、厚朴1-3份、茵陈2-4份、蒲公英1-3份、桂枝3-8份、川楝子1-3份、陈皮5-10份、姜黄3-8份、女贞子5-10份、黑芝麻8-12份、墨旱莲5-10份、牛膝5-9份、桑寄生3-9份、五加皮8-12份、络石藤1-5份。
所述的治疗湿寒型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艾叶5份、丁香2份、肉桂8份、吴茱萸2份、苍耳子1份、厚朴2份、茵陈3份、蒲公英2份、桂枝5份、川楝子2份、陈皮8份、姜黄5份、女贞子8份、黑芝麻10份、墨旱莲8份、牛膝7份、桑寄生6份、五加皮10份、络石藤3份。
单剂药量:艾叶3-8g、丁香1-3g、肉桂5-10g、吴茱萸1-3g、苍耳子0.5-2g、厚朴1-3g、茵陈2-4g、蒲公英1-3g、桂枝3-8g、川楝子1-3g、陈皮5-10g、姜黄3-8g、女贞子5-10g、黑芝麻8-12g、墨旱莲5-10g、牛膝5-9g、桑寄生3-9g、五加皮8-12g、络石藤1-5g。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煎煮一次,饭后服用。
各中药的作用机理:
艾叶: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
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吴茱萸:性味性热,味辛、苦。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功能与主治: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与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能与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姜黄:功能主治: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继绪,未经樊继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