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尾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8622.X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1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林;李乐;张黎明;丁富进;徐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8D7/16;F28F1/00;F28F9/00;F28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3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尾气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尾气换热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温尾气换热器,其结构包括:壳程筒体,壳程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管板,上管板上侧的壳程筒体上连接有上管箱,下管板下侧的壳程筒体上连接有下管箱,壳程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并焊接在上、下管板上的管孔中,所述的换热管的上管口与上管箱相连通,换热管的下管口与下管箱相连通,在下管箱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在上管箱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尾气出口,在壳程筒体下端部的筒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在壳程筒体上端部的筒壁上开设有蒸汽出口。高温尾气换热器工作时,高温尾气从尾气进口进入至下管箱内,然后从换热管的下管口进入至换热管内,水从壳程筒体的进液口进入至壳程筒体内,水与换热管进行热交换,水受热后蒸发,蒸发产生的蒸汽从壳程筒体上端部的蒸汽出口排出,换热管内释放了热量的尾气从换热管的上管口排入至上管箱内,上管箱内的尾气从尾气出口排出。
传统的高温尾气换热器存在以下缺点:换热管的下管口直接暴露在下管箱中,使得高温尾气直接冲刷换热管的下管口与下管板之间的焊缝,而高温尾气的温度通常高达350℃左右,并且高温尾气中含有腐蚀性气体,长期处于高温、腐蚀性的工作环境下的换热管的下管口与下管板之间的焊缝非常容易开裂,一旦开裂就会影响整个换热器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换热管的下管口与下管板之间的焊缝受到高温尾气的直接冲刷、并能有效降低下管口与下管板之间焊缝所处的环境温度的高温尾气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温尾气换热器,包括:壳程筒体,壳程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上侧的壳程筒体上连接有上管箱,下管板下侧的壳程筒体上连接有下管箱,壳程筒体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每根换热管的上端均穿设、并焊接在上管板对应的管孔中,每根换热管的上管口均与上管箱相连通,在下管箱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在上管箱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尾气出口,在壳程筒体下端部的筒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在壳程筒体上端部的筒壁上开设有蒸汽出口,每根换热管均包括换热管本体,每根换热管本体的下端均为异径管,每根异径管的管径均大于对应换热管本体的管径,每根异径管的下管口均穿设、并焊接在下管板的管孔中,下管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压板,压板上开设有与异径管相对应的压板孔,每个压板孔的孔径均小于对应异径管的下管口的口径,每根内插管穿过对应的压板孔后从对应异径管的下管口中伸入至该异径管的上端,内插管的管径不小于换热管本体的管径,每根内插管与对应的异径管之间密封填设有密封保温填料。
进一步地,前述的高温尾气换热器,其中,所述的压板与下管板之间的每根内插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一圈环形挡板,所述的环形挡板挡压在对应异径管的下管口与压板孔之间。
进一步地,前述的高温尾气换热器,其中,所述的密封保温填料为陶瓷纤维纸。
进一步地,前述的高温尾气换热器,其中,下管箱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有旁路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高温尾气换热器,其中,下管箱的底部端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下管箱内部温度的测温口。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内插管和压板,压板挡设在下管板的底部,下管箱内的高温尾气先通过内插管再进入换热管内,这样就能有效避免高温尾气直接冲刷异径管与下管板之间的焊缝;同时,在异径管与内插管之间设置密封保温填料,从而有效降低了异径管与下管板之间角焊缝所处的环境温度;上述结构都优化了异径管与下管板之间的焊缝的工作环境,有效避免异径管与下管板之间的焊缝发生开裂,为高温尾气换热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高温尾气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药粒的封装设备及外覆包覆膜的纳米药粒
- 下一篇:一种配药专用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