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聚丙烯生产尾气中回收烯烃单体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7808.3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8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尹甜;韩科;吴月芳;夏婷婷;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C07C7/09;C07C7/11;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生产 尾气 回收 烯烃 单体 设备 方法 | ||
1.一种从聚丙烯生产尾气中回收烯烃单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烯烃单体回收塔,其上具有尾气入口(1)、尾气出口(2)以及烯烃单体出口(3),所述尾气出口(2)高于所述尾气入口(1);所述尾气入口(1)高于所述烯烃单体出口(3);
疏水性聚并填料组件(4),设置在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的内腔中,位于所述尾气入口(1)与所述尾气出口(2)之间,靠近所述尾气出口(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冷凝装置(5),所述冷凝装置(5)位于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内腔中,并设置在所述尾气入口(1)与所述疏水性聚并填料组件(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6),所述气液分离装置(6)位于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内腔中,并设置在所述尾气入口(1)与所述冷凝装置(5)之间,优选所述气液分离装置(6)为分隔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内腔形成的气液分离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聚并填料组件(4)为规整填料组件或散装填料组件,优选所述规整填料组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规整填料板,且各所述规整填料板的垂直投影布满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的横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整填料板的结构形式为波纹网或波纹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整填料组件中各所述规整填料板相对于竖直方向具有30°~60°的倾角,优选相邻所述规整填料板的间距为5~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聚并填料组件(4)选自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酯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内部的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相连且延伸至烯烃单体回收塔外部的冷凝液入口(51)和冷凝液出口(52)。
9.一种从聚丙烯生产尾气中回收烯烃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中的烯烃单体回收塔的尾气入口(1),将聚丙烯生产尾气通入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的内部,经所述疏水性聚并填料组件(4)聚并,形成液体烯烃单体;
从烯烃单体出口(3)回收所述液体烯烃单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生产尾气以压力为0.1~4.0MPaG,表观流速为0.01~20cm/s通入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烯烃单体回收塔中设置有冷凝装置时,所述冷凝装置中冷凝温度为-3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8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