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130.9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付猛;张锡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F16K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自控 排气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吸泵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立式无密封自控自吸泵的出口通常装有一个止回阀,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管路里可能产生的水锤作用使转子产生的倒转及冲击等影响。但自吸泵本身有一个自吸排气的过程,需要把进口管路的气体从出口排出去,当装上止回阀之后,其阀板的阻力有时候会让排气变得不通畅,尤其是扬程较低压力较小的泵,排气更是困难,轻者排气慢,重者根本排不出去气体,导致气体在泵体积压,根本形成不了自吸效果。行业里通行的办法,诸如本公司之前申请的CN202149055U,请参见图1,是在阀板上钻一到两个小孔,又或者在出口止回阀之前加一个排气的球阀。钻孔的目的是让气体排出而不至于有大量的水回流形成水锤,排气球阀就是启动阶段排气,工作时关闭就行。但这样做都有自己的缺点,如果是在阀板上钻孔,当管路并联运行导致出口管里持续有回水时,那么钻的小孔里就会一直不断的有水往回流,既浪费又不利于泵的休整。若果是装排气球阀,那么每次启动时都要人到机器旁边去进行开关,对于频繁启动的机器来说,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克服现有技术中排气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包括,
一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内形成有一阀容置空间,所述阀容置空间具有沿上下相对的一出水口和一进水口;
一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阀容置空间内且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套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口相结合;
一阀杆,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容置空间内且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阀杆的上端从所述套管的下端延伸入所述套管内,所述阀杆内形成有一上下贯通的杆容置空间;
一浮球式排气装置,所述浮球式排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杆容置空间内且处于所述阀杆的下端位置;以及,
一阀板,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阀杆的下端,所述阀板用以封住所述进水口。
作为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的优选方案,所述浮球式排气装置主要由一上限位孔板、一下限位孔板和一浮球组成,其中,所述上限位孔板和所述下限位孔板均与所述阀杆相结合且所述上限位孔板位于所述下限位孔板的上方,所述上限位孔板、所述下限位孔板与所述阀杆三者包围成一供所述浮球容纳及上下移位的球容置空间。所述上限位孔板和所述下限位孔板上分别具有一上限位通孔和一下限位通孔。所述上限位通孔上小下大,所述下限位通孔上大下小。
作为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一下法兰,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一上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让止回阀既有能防止水回流,抵挡水锤对泵内部的作用,同时,还能方便地排出启动阶段的气体而不需要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图中所示的是立式自控自吸泵的自排气式止回阀,主要由一阀本体1、一套管2、一阀杆3、一阀板4和一浮球式排气装置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