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双碟感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6915.4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贺州市润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3/04 | 分类号: | B65H4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张新球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双碟感应装置及双碟感应方法,尤其是能可靠的区分双碟和杂质,确保光盘印刷不受误判影响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光盘印刷中,双碟感应大多数采用对射光纤感应。参阅图4,一种光盘双碟感应装置通常包括支架1、固定螺钉2、光纤支架3、激光发射器4及激光接收器5,光盘传输带6位于光纤支架3正中间,正常运输的正常光盘7位于光盘传输带6的槽内,正常光盘7的上表面与传输带6的表面平行,激光发射器4的中心略高于传输带6的表面,距离不大于1.2mm。
参阅图5,在图4所示的光盘双碟感应装置中,非正常非正常光盘8叠在正常光盘7上造成双碟,非正常光盘8的厚度为1.2mm,大于激光发射器4的中心与传输带6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双碟经过光纤支架3时,激光发射器4发出的激光会被非正常光盘8阻挡,激光接收器5无法接收到激光,触发报警装置。
参阅图6,在图4所示的光盘双碟感应装置中,由于在印刷作业过程中,经常有油墨9落在传输带6和正常光盘7上,这时油墨9通过光纤支架3时,也会使激光接收器5无法接收到激光,造成感应器误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
经中国公开专利检索,没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方案。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双碟感应技术不能很好的区分双碟和杂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更准确的双碟感应装置及一种运用此装置的双碟感应方法。
本发明的光盘双碟感应装置,包括支架、传输带、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感应机构由合页触片上段固定在支架上,合页触片下段底边与传输带之间的间隙在0.2-1.1mm范围,合页触片下段与触头配合,构成离合产生信号的机构。所述合页触片下段底边与传输带之间的间隙,优选在0.5-0.6.mm范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碟感应装置,包括支架、固定螺钉、合页触片上段、合页触片下段及触头。支架位于传输带的正上方,合页触片上半段固定在光纤支架上,合页触片下半段与触头相接触,合页触片的底端平行于传输带表面,并保持一定间隙,间隙小于碟片厚度。固定螺钉与触头分别连接感应电路的正负极。当设备运行正常时,合页触片下端始终和触头相接触,即使有油墨等杂质落在上面也无法推开触片。当出现双碟片时,由于第二块碟片厚度大于触片与转盘之间的间隙,这时第二块碟片会将触片推开,使合页触片下端往上翘起,脱离触头,造成感应电路断路,使设备报警,反馈到PLC停止设备运转,达到感应双碟片的目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捷、造价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有效识别双碟,并且不会因为杂质而误判,确保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双碟感应装置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双碟感应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双碟感应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双碟感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现有技术双碟感应装置正常感应示意图
图6---现有技术双碟感应装置误判感应示意图
图中:支架(1),固定螺钉(2),光纤支架(3),激光发射器(4),激光接收器(5),传输带(6),正常碟片(7),非正常碟片(8),油墨(9),合页触片上段(10),合页触片下段(11),触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光盘双碟感应装置,如图1-3所示:支架(1),固定螺钉(2),光纤支架(3),激光发射器(4),激光接收器(5),传输带(6),正常碟片(7),非正常碟片(8),油墨(9),合页触片上段(10),合页触片下段(11),触头(12)。其所有零部件均可购买或采用现有技术制造获得;整机可采用现有技术组装完成。本发明的光盘双碟感应装置,包括支架、传输带、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感应机构由合页触片上段固定在支架上,合页触片下段底边与传输带之间的间隙在0.2-1.1mm范围,合页触片下段与触头配合,构成离合产生信号的机构。所述合页触片下段底边与传输带之间的间隙,优选在0.5-0.6.mm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双碟感应装置较佳实施例,该感应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螺钉(2)、合页触片上段(10)、合页触片下段(11)及触头(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贺州市润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贺州市润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
- 下一篇:光学薄膜的输送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