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头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6333.6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6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拓矢;日向野哲;高桥正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齐葵;周艳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头立 铣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头立铣刀,其能够以比较大的切削深度进行切削,工具前端的形状不会偏离球形状,并能够减少切削残留。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1)在绕轴线x旋转的工具前端部(2)的球形状部(21),避开前端旋转中心部分形成有圆弧状球头刃(52),并且,在前端旋转中心部分具有十点平均粗糙度Rz≥10μm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该表面的凹凸对被切削材料进行磨削加工的球面状磨削实施面(6)以无高低差的方式与球头刃(52)的后刀面(7)连接而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铣削加工精密模具等的小径的球头立铣刀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冲压模具等的三维曲面的精加工用立铣刀,使用的是由金刚石烧结体(PCD)或cBN烧结体等硬质材料形成的小型的球头立铣刀。然而,根据加工条件,在通过球头立铣刀进行加工的槽中,以等间距产生因切削残留而引起的凸形形状,因此存在需要进行后期处理工序以获得高度平滑的加工面的问题。
相对于球头立铣刀的进给速度,若其转速(各速度)相对越慢,则该因切削残留而引起的凸形形状越大,在加工槽的逆铣侧几乎不出现,而在顺铣侧产生较大。并且,在切屑刃部的转速小的球头立铣刀的前端中心附近(槽的中心附近)明显地出现。
于是,为抑制这种因切削残留而引起的凸形形状,在专利文献1中,使容易产生切削残留的球头立铣刀的前端旋转中心附近的形状为平坦,以减少产生切削残留。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若为无切削刃且对球头立铣刀的整个表面仅赋予微细凹凸的球头立铣刀,则不会产生切削残留。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告平8-250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8-4942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球头立铣刀中,由于立铣刀的前端旋转中心附近形成为平坦,因此不同于球形状。因此,存在NC加工编程困难等实用上的问题。
并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球头立铣刀中没有切削刃,因此被限定于以小的切削深度进行使用的情况,即被限定于切削深度较浅的最终精加工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头立铣刀,其能够以较大的切削深度进行切削,并且工具前端形状不会偏离球形状,而能够减少切削残留。
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的特征在于,在绕轴线旋转的工具前端部的球形状部,避开前端旋转中心部形成有圆弧状球头刃,并且,在所述前端中心部分具有十点平均粗糙度Rz≥10μm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该表面凹凸对被切削材料进行磨削加工的球面状磨削实施面以无高低差的方式与所述球头刃的后刀面连接而形成。
通过在球头立铣刀的前端部分形成球面状磨削实施面,因槽中心附近的切削残留而引起的凸形形状消失,能够形成平滑的加工面。并且,因为具有球头刃,所以能够以与一般的球头立铣刀相同的较深的切削深度(ap)进行切削,其结果,可进行高效率的精加工。
并且,若磨削实施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0μm以上,则能够防止由切屑引起的磨削实施面的堵塞。另外,虽然并未设定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上限,但是若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设定得较大,则磨削实施面的磨耗会加快,因此可考虑最大极限为数十μm左右。
并且,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工具前端部的外周具有与所述球头刃连续的侧刃。
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中,所述磨削实施面形成为自工具前端沿轴线方向的高度在所述工具直径D的10%以下的范围内即可。
当切削深度ap为工具直径D的约15%以下的情况下,将形成磨削实施面的高度范围设为工具直径D的10%左右,从而能够充分地发挥抑制切削残留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球头立铣刀中,所述工具直径D为3mm以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装置
- 下一篇:五轴孔转换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