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距离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1574.1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曾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距离 高压 交流 输电 线路 故障 判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远距离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电网结构影响且具有天然的选相功能,电流差动保护一直是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主保护。在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中,由于输电线路沿线分布电容电流很小,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动作性能影响很小。然而,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电流传输具有明显的波过程,沿线分布电容电流很大,利用两端基频稳态电流分量的矢量和的幅值作为动作量的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着电流差动保护启动电流大,而为了防止保护误动,提高启动设定值又会导致保护灵敏度不足,制约着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上的应用。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算法考虑了分布电容的影响,动作性能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但需要设计大量复杂的双曲函数运算,双曲函数在微机代码中不易实现,实用困难。行波差动保护在保护算法数学模型中考虑了分布电容的影响,行波差动保护原理上不受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动作性能。申请号200910034669.1发明专利“适用于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方法”解决了分布电容对差动保护动作性能的影响,但对于行波传播延时为非整数倍采样间隔的情况,需要通过插值运算得到各个时间点上的电气量,对保护装置采样频率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对保护装置硬件要求很高,且每个采样时间都要进行插值运算,保护算法本身所需运算量大,无法满足保护速动性的要求。苏斌、董新洲和孙元章发表的《特高压带并联电抗器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以及苏斌、董新洲和孙元章发表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差动保护》和申请号200410079501.X发明专利“行波保护中电压过零附近故障的检测方法”对于行波传播延时为非整数倍采样间隔的情况也需要通过插值运算得到各个时间点上的电气量,同样存在着运算量大的问题;需要进行小波变换,所需数据窗大,保护检测到故障发生所需时间长。
目前,许多学者已提出的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方法对行波传播延时为非整数倍采样间隔的情况都需要进行插值运算求其各个时间点上的电气量,保护算法本身运算量大,对保护装置采样硬件要求高。其中部分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方法甚至需要进行小波变换,所需数据窗大,延长了保护检测到故障发生的时间,无法满足继电保护对速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远距离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判别方法。本发明方法无需通过插值运算求取各采样时刻的电流行波分量,减少了电流行波保护运算量,提高了电流行波差动保护动作速度。本发明方法利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沿线分布电容电流作为制动电流,无需进行电流门槛值整定,可随着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距离、对地分布电容参数变化而变化,适用于各种运行环境和线路参数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远距离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判别方法,包括如下依序步骤:
(1)利用位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两端的m变电站保护安装处和n变电站保护安装处的各采样时刻的行波电气量计算t采样时刻的m变电站保护安装处的0、α、β模电流行波分量i′m0(t)、i′mα(t)、i′mβ(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果树作为绿化树种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湿法刻蚀装置及其刻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