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丝缠绕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1555.9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地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纺丝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丝缠绕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化纤纺丝生产工艺,最终产品都是单丝收线,再在以后的纺织品生产中组成所需组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的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成品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作为纺织品的原材料,如何适应纺织品工艺的要求也成为了该行业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最终以双丝形态成形的双丝缠绕成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式:一种双丝缠绕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丝合并模板,在双丝合并模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双丝合并孔,双丝合并模板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上设置有与双丝合并孔对应数量的孔,在每个孔中设置有双丝分开装置,双丝分开装置上设置有双丝分开孔,在每个孔的下端设置有双丝分开装置托座,在双丝分开装置的上部设置有齿轮,相邻的齿轮互相啮合,在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驱动装置,齿轮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齿轮和一侧的第一个双丝分开装置上的齿轮啮合。
为了使双丝分开装置在孔中位置准确,所述下模座的孔内壁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下模座的每个孔内壁限位装置为钢珠,数量为4个,两两对应,一组在内壁上部,另一组在内壁下部。
为了使双丝分开装置在孔中转动灵活,双丝分开装置托座上设置有平面轴承。
有益效果:本发明最终以双丝缠绕形态成形,为下道纺织品工艺需求提供了支撑,并且所有双丝分开装置只需一端驱动齿轮带动,通过相邻的互相啮合带动,达到所有双丝分开装置的转动,所需动力很少,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丝分开装置示意图
图中:1、双丝合并模板2、下模座3、齿轮驱动装置4、双丝分开装置5、双丝合并孔6、驱动齿轮7、限位装置8、齿轮9、双丝分开装置托座10、平面轴承11、双丝分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其结构:一种双丝缠绕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丝合并模板1,在双丝合并模板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双丝合并孔5,双丝合并模板1设置有下模座2,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双丝合并孔对应数量的孔,在每个孔中设置有双丝分开装置4,双丝分开装置4上设置有双丝分开孔11,在每个孔的下端设置有双丝分开装置托座9,在双丝分开装置4的上部设置有齿轮8,相邻的齿轮8互相啮合,在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驱动装置3,齿轮驱动装置3中的驱动齿 轮6和一侧的第一个双丝分开装置4上的齿轮8啮合,所述下模座2的孔内壁设置有限位装置7,所述下模座2的每个孔内壁限位装置7为钢珠,数量为4个,两两对应,一组在内壁上部,另一组在内壁下部,双丝分开装置托座9上设置有平面轴承10。
工作原理:每两根丝通过双丝分开装置的转动形成缠绕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地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地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材
- 下一篇:铝型材(CB‑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