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抛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1029.2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精伦铜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4 | 分类号: | B24B21/04;B24B2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式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片状式的金属工件,在加工成型后,表面会有毛刺或刮痕,影响使用,因此需要抛光机对这种片状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机包括输送金属工件的输送机构以及对金属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抛光件和驱动抛光件运动的抛光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运动的的输送驱动机构。传统的抛光机是在输送机构将片状金属工件输送到位后,由抛光驱动机构驱动抛光件完成抛光动作,然后继续将片状金属工件输送到成品端。由于传统的抛光机只配置一个抛光件,在抛光时,容易有片状金属工件可能达不到实际的抛光效果,不同区域的片状金属工件的抛光效果不均匀等问题,就需要返工操作,降低了抛光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抛光工作效率高、抛光效果好、返工率低、以及方便更换传动带和抛光砂带的带式抛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抛光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水平面上设有输送装置,竖直面上设有驱动装置和抛光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对输送装置上的金属工件进行抛光,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辊轮、从辊轮和输送带,所述主辊轮和从辊轮设于支架的水平面上,所述输送带设于主辊轮和从辊轮之间,并做步进式循环运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驱动轮和传动轮固定在支架的竖直面上,所述传动带设于驱动轮和传动轮之间;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主动轮、抛光从动轮和抛光砂带,所述抛光主动轮与传动轮连接,所述抛光从动轮固定在支架的竖直面上,所述抛光砂带设于抛光主动轮与抛光从动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驱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由输送电机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主动轮和传动轮由连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轴垂直于支架的竖直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抛光主动轮和抛光从动轮在支架竖直面上投影的圆心连线为等边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和抛光装置的组合至少为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步进距离与相邻抛光装置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两组抛光驱动装置和抛光装置的组合,分布于输送带的两端,使工件依次经过两次抛光,每次抛光都是面面接触,不仅抛光面积大,而且使得该工件抛光更均匀。另外,输送带采用步进式循环运动,可以提供抛光件一段时间的抛光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抛光不完全需要返工的问题。由于输送带的步进距离与相邻抛光装置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不会出现局部重复抛光而导致不同区域抛光不均匀的问题。因此该抛光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抛光效果也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式抛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输送装置;3、驱动装置;4、抛光装置;5、主辊轮;6、从辊轮;7、输送带;8、驱动轮;9、传动轮;10、传动带;11、抛光主动轮;12、抛光从动轮;13、抛光砂带;14、驱动电机;15、连轴;16、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式抛光机,包括支架1,支架1的水平面上设有输送装置2,竖直面上设有驱动装置3和抛光装置4,驱动装置3驱动抛光装置4,抛光装置4对输送装置2上的金属工件进行抛光,输送装置2包括主辊轮5、从辊轮6和输送带7,主辊轮5和从辊轮6设于支架1的水平面上,输送带7设于主辊轮5和从辊轮6之间,并做步进式循环运动;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轮8、传动轮9和传动带10,驱动轮8和传动轮9固定在支架1的竖直面上,传动带10设于驱动轮8和传动轮9之间;抛光装置4包括抛光主动轮11、抛光从动轮12和抛光砂带13,抛光主动轮11与传动轮9连接,抛光从动轮12固定在支架1的竖直面上,抛光砂带13设于抛光主动轮11与抛光从动轮12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3由驱动电机14控制。
所述输送装置2由输送电机16控制。
所述抛光主动轮11和传动轮9由连轴15连接。
所述连轴15垂直于支架1的竖直面。
所述驱动轮8、抛光主动轮11和抛光从动轮12在支架1竖直面上投影的圆心连线为等边三角形。
所述驱动装置3和抛光装置4的组合至少为两组。
所述输送带7的步进距离与相邻抛光装置4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精伦铜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精伦铜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金属结合的陶瓷复合结合剂
- 下一篇:分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