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套箱小过渡舱舱门及手套箱过渡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4512.X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龙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7/16;B25J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美国纽约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套 过渡 舱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套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密封效果好的手套箱小过渡舱舱门及手套箱过渡舱。
背景技术
手套箱是将高纯惰性气体充入箱体内,并循环过滤掉其中的氧气、水分的实验室设备。手套箱包括主箱体和过渡舱,过渡舱是作为主箱体与箱体外的过渡空间。
现有的过渡舱的舱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两片盖板式,内外两个盖板能够有效地隔绝主箱体与外界的联系,但是,两片盖板式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操作不便;二是一侧铰链一侧门栓式,由于舱门一侧固定,关门时密封部件两侧变形不一致,不易关门,且密封效果不好,密封部件使用寿命短。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密封效果好的手套箱小过渡舱舱门及手套箱过渡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密封效果好的手套箱小过渡舱舱门及手套箱过渡舱。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箱小过渡舱舱门,用于关闭或打开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包括:
舱门,设置于舱门启闭装置上;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口边框上并与所述舱门内侧相对应或设置于所述舱门内侧并与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口边框对应,用于密封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
舱门启闭装置,其设置于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上,用于在关闭舱门时给所述舱门中心施加一自由力并均匀分布到所述舱门上使所述舱门自由贴合至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口上从而关闭舱门,而在打开舱门时,所述舱门启闭装置带动所述舱门离开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口从而打开舱门。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启闭装置为一关节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安装于所述舱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启闭装置包括:
舱门支撑装置,所述舱门安装于所述舱门支撑装置上,所述舱门支撑装置活动连接于下述安装座上,用于推动舱门开启或关闭;
安装座,设置于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外表面上,用于安装所述舱门支撑装置;
锁紧座,设置于手套箱小过渡舱舱体外表面上,用于锁紧舱门支撑装置,使舱门支撑装置向所述舱门施加推力使其锁紧在手套箱小过渡舱的舱体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舱门与所述舱门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将所述舱门和所述舱门支撑装置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气缸组件、油缸组件、螺杆组件或弹簧组件,所述气缸组件、油缸组件、螺杆组件或弹簧组件在所述舱门和所述舱门支撑装置之间施加使两者排斥的力。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锁紧件,包括旋转安装座和设置于所述旋转安装座上的旋转锁紧螺栓,所述旋转安装座通过旋转中心轴设置于所述舱门支撑装置上,所述旋转安装座用于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旋转将所述旋转锁紧螺栓旋进和旋出所述锁紧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安装座旋转的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一端设置于所述旋转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安装座底部的弹簧和钢珠,所述钢珠与所述安装连接板滚动连接,所述舱门支撑装置上设置有打开和/或锁紧舱门时固定住所述旋转安装座的限位锥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基座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设有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并可沿水平方向伸出或收回的伸缩轴,及设于所述伸缩轴上的连接部,所述舱门支撑装置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上。
本发明还公布一种手套箱小过渡舱,采用上述所述的手套箱小过渡舱舱门。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中,舱门本身与舱体完全分离,它安装于舱门启闭装置上,舱门启闭装置带动舱门从开启状态向舱体口移动(不论是舱门支撑装置绕安装座转动,或是沿舱体中轴线水平移动),使舱门近似水平或水平向舱体口移动,使得舱门四边近乎同时或同时与舱体口贴合,同时舱门支撑装置对舱门中心施加一自由力并均匀分布到舱门上使舱门自由贴合至舱体的舱体口上,密封部件各向受力均匀,避免了关门时产生密封部件变形不一致,相较于现有技术,延长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龙,未经张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