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43818.3 申请日: 2014-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4069472A 公开(公告)日: 2014-10-01
发明(设计)人: 陈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 陈鸿雁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口腔科 脾胃 湿热 口臭 中药 汤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汤剂,尤其是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口臭病也称为口气或口腔异味,就是人口中散发出来的令别人厌烦、使自己尴尬的难闻的口气。通常持续时间超过20日,即可确定为口臭病。口臭的人,往往伴有舌苔厚腻、口干口苦、气短胸闷、肠胃不适、失眠多梦、便秘等症状。口腔就像一个微型工厂,里面生活着约50兆个细菌,它们呆在阴暗的角落“日夜工作”,啃噬着食物残屑,制造出发酵腐败的臭味,并随着呼吸散发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睡醒觉以后口臭比较重的原因。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医学上所称的口臭病,主要是指内源性的。口臭首先是由于口腔疾病引起的,如牙龈炎、牙龈出血、牙槽溢脓,大量结石或积垢污物或有食物嵌塞,深筑洞内残留食物经细菌分解发酵后产生的硫化氢和甲硫醇,使PH值达到7.2,产生吼跺和氨类,因而产生难闻的臭味。相关医学认为,引起口臭病的原因主要是以胃火为主,胃腑积热,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肠出血,便秘等引起口气上攻。脏腑功能失调可通过经络而出现口臭,即我们常说的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

脾胃湿热,中医证候名,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该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临床表现: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在现有的中医药治疗口臭病的方法中,公开号CN101181360A(申请号20071011472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臭的漱口药剂,组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为:木香10克、公丁香6克、藿香12克、白芷12克、葛根30克。此为药剂,虽能迅速缓解口臭症状,但无法根治,为治标不治本的药物,而且对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疗效不理想。此外,公丁香主要产于澳大利亚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靠栽培,所以相对稀少。公开号CN 101744282A(申请号20101010343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臭的大米莲藕粥及其灌装方法,组成有效成分的原料为:水1000份、大米50-150份、莲藕50-150份。此为营养食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口臭病有所缓解,且效果不明显,更无法根治口臭病。

上述治疗口臭病的技术方案在针对脾胃湿热型口臭并无明显的治疗效果,在针对并发症口臭病的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脾胃湿热引起的口臭病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薏苡仁10-20份,草木犀6-12份,生姜2-10份,金银花15-20份,黄芪10-15份,甘草5-15份,黄芩4-9份,薄荷15-25份,绿茶15-30份,红糖5-30份,白术5-15份,石斛10-20份。

上述中药汤剂,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薏苡仁13-17份,草木犀7-11份,生姜4-8份,金银花16-19份,黄芪11-14份,甘草7-13份,黄芩5-8份,薄荷17-23份,绿茶20-25份,红糖10-25份,白术7-13份,石斛13-18份。

上述中药汤剂,更加优选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薏苡仁15份,草木犀9份,生姜5份,金银花18份,黄芪12份,甘草10份,黄芩6份,薄荷20份,绿茶22份,红糖20份,白术10份,石斛15份。

治疗口腔科脾胃湿热型口臭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生姜置于太阳下晒3-5天(优选晒4天),将晒干后的生姜研成细末,过目筛,得生姜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雁,未经陈鸿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8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