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淬冷器和制备乙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8266.0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轩;吴昌宁;韩建涛;郭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1/24 | 分类号: | C07C11/24;C07C4/04;C07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冷器 制备 乙炔 装置 | ||
1.淬冷器,该淬冷器用于热等离子体裂解碳质材料制备乙炔的工艺中并包括淬冷器本体(10),该淬冷器本体(10)包括:
裂解产物入口(11),用于将裂解产物导入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
淬冷剂入口(12),用于将淬冷剂导入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和淬冷剂入口(12)设置为能够使得导入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的裂解产物和淬冷剂在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彼此混合并形成旋流;
固体/液体产物出口(13),该固体/液体产物出口(13)在所述淬冷器本体(10)的底部朝下设置,用于将固体/液体产物从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排出;以及
气体产物出口(14),该气体产物出口(14)朝上设置且通向所述淬冷器本体(10)外部,用于将气体产物从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排出,
其中,所述淬冷器本体(10)包括形成有内圆周面(102)的侧壁(101),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设置在所述淬冷器本体(10)的上部,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贯穿所述淬冷器本体(10)的侧壁(101)并使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朝向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的开口方向与该裂解产物入口(11)处的水平切线方向之间形成夹角α1;所述淬冷剂入口(12)贯穿所述淬冷器本体(10)的侧壁(101)并使所述淬冷剂入口(12)朝向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部的开口方向与该淬冷剂入口(12)处的水平切线方向之间形成夹角α2,所述夹角α1=α2;或者
所述淬冷器本体(10)具有螺旋管道(20),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连通于所述螺旋管道(20)的上端开口,所述淬冷剂入口(12)通入所述螺旋管道(20),以形成所述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夹角α1和α2为0度至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冷器,所述淬冷剂入口(12)为多个,沿所述淬冷器本体(10)的轴向和/或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淬冷器,所述多个淬冷剂入口(1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彼此紧邻并形成为双通道通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淬冷器本体(10)包括圆锥筒形的底壁(104,107),所述固体/液体产物出口(13)设置在所述底壁(104,107)径向尺寸较小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淬冷器本体(10)具有气体产物排出管道(105,106),该气体产物排出管道(105,106)的第一端在所述淬冷器本体(10)内位于所述旋流的终结区域或与所述旋流终结区域相邻近的区域(A),所述气体产物排出管道(105,106)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淬冷器本体(10)外部而形成所述气体产物出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气体产物排出管道(105,106)的至少所述第一端为竖直延伸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气体产物排出管道(106)整体沿所述冷淬器本体(10)的轴向竖直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淬冷器本体(10)包括换热管路(30),该换热管路(30)与所述旋流的路径彼此密闭地相伴设置。
10.制备乙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反应器,该反应器利用热等离子体使碳质材料裂解以产生裂解产物,该反应器具有裂解产物出口;和
淬冷器,该淬冷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淬冷器,其中,所述反应器的所述裂解产物出口与所述淬冷器的所述裂解产物入口(11)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2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