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007.7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平;刘庆淮;胡仔仲;张薇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铂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网膜 增殖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眼外科医用器械,更具体的为一种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
背景技术
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发生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在视网膜下的增殖、化生为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而形成,同时视网膜胶质细胞也参与其形成。在Lewis等对72例PVR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视网膜下增殖条索存在于47%的患者,部分阻碍视网膜的复位,需要手术取出。手术处理视网膜下增生的原则为:视网膜下增殖尽量取出,如实在困难,则解除松解视网膜复位。视网膜下增生组织的操作技术是玻璃体视网膜整体操作中最难、精度要求最高的技术。
通常在手术中,如视网膜下增殖条索附近有视网膜裂孔,可经原裂孔将其抽取出;如无视网膜裂孔,则须于视网膜下增殖条索附近视网膜易操作处先行水下电凝,然后视网膜造孔,再经造孔处抽取出增殖条索。视网膜下增殖条索的抽取虽然是尽量沿裂孔切线方向,但由于该操作部位为眼球内表面,增殖条索对覆盖于其上方的视网膜有牵拉作用以及对视网膜裂孔边缘有一定切割作用,会造成视网膜脱离或原有视网膜脱离范围增大,以及视网膜裂孔的扩大,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需要在牵引、抽取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时,在视网膜裂孔处对条索支撑,以减少操作过程中视网膜的损伤。
目前尚没有针对这种操作的专门器械,多数术者往往以眼内照明光纤为支撑点,通过持续重复的牵拉,来取出视网膜下增殖条索。由于眼内照明光纤顶端钝圆,在支撑的同时无法固定增殖条索,经常反复滑脱,因此这种操作效率低,亦易损伤视网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0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双手操作进行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抽取时,在视网膜裂孔处对增殖条索支撑的专用医疗器械---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
本发明所设计的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主要包括手柄3以及与手柄3固定连接的杆体2,在杆体2的前端设有工作部1,所述杆体2由杆体本部21和杆体前部22组成,杆体前部22与杆体本部21形成钝角,优选160度(图2中的θ角),也可在使用时亦可用血管钳微调其角度;所述工作部1为拱向杆体方向的弧形件,弧形件的中部与杆体前部22固定连接,弧形件与杆体前部22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弧形件两端到手柄3末端的距离相等。
上述弧形件的作用在于使支撑器在视网膜裂孔处能够支撑住视网膜下增殖条索体部,便于视网膜镊夹住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沿倾斜方向牵拉,以抽取视网膜下增殖条索。优选为“C”形或“U”形。进一步的,为了得到更好的支撑效果,优选弧形件高度范围0.3-0.5mm,开口宽度范围0.6-0.9mm,如图4所示,图中a为弧形件高度,b为开口宽度。
上述的本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所制成,优选的,支撑器的手柄3和杆体2为圆形金属杆,工作部1采用圆形金属丝弯曲而成。手柄、杆体和工作部可以一体成型,也可由多个部件固定组装而成。
本发明所述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手柄、杆体和弧形件的长度可根据手术的需要而定。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手柄(3)由手柄体部(31)和连接部(32)构成,所述连接部(32)为手柄体部(31)延续的锥形杆,所述手柄体部(31)长度范围80-90mm,直径范围4-5mm,连接部(32)的长度范围20-25mm,直径从范围4-5mm渐进降至0.8-0.9mm;所述杆体本部(21)长度范围35-40mm,从手柄(3)端部至杆体前部(22)直径范围从0.8-0.9mm渐进变细至0.3-0.4mm,所述杆体前部(22)为杆体本部(21)前端的同径连续体,长度范围4.5-5mm,直径范围为0.3-0.4mm;所述弧形件的材料直径范围为0.3-0.4mm。
进一步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手柄体部(31)长80mm,直径为4mm,连接部(32)的长20mm,直径从4mm渐进降至0.9mm;所述杆体本部(21)长35mm,从手柄(3)端部至杆体前部(22)直径从0.9mm渐进变细至0.4mm,所述杆体前部(22)为杆体本部(21)前端的同径连续体,长5mm,直径为0.4mm;所述弧形件的材料直径为0.4mm。
上述视网膜下增殖条索支撑器手柄体部31上可进一步设有防滑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人体脊柱病的组合器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腔活动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