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7158.1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9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厚志;竝川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22 | 分类号: | B65H54/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装 纱线 纱线卷绕机 捕捉部件 卷绕方向 上纱 捕捉区域 双重引线 络纱 缠绕 捕捉 稳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机。其中的络纱单元(10)当上纱捕捉部件(26)位于捕捉区域(R1)时,与纱线(20)的切断原因相对应地使卷装(30)向逆卷绕方向的旋转速度不同。由于纱线(20)的切断原因不同,与卷装(30)相连的纱端(30a)向卷装(30)的缠绕状态等不同。因此,通过与纱线(20)的切断原因相对应地改变卷装(30)向逆卷绕方向的旋转速度,能够抑制双重引线的产生,能够稳固地执行上纱捕捉部件(26)进行的纱端(30a)的捕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纱线卷绕机,有例如日本特开2003-261265号公报中记载的纱线卷绕机。该纱线卷绕机具备与卷绕有纱线的卷装接触的接触辊、纱线切断时从卷装吸引并捕捉纱线的捕捉部。该以往的纱线卷绕机中在纱线切断时使卷装沿逆卷绕方向旋转,使捕捉部靠近卷装进行纱线的捕捉。在与卷装相连的纱线被捕捉部捕捉到后,被捕捉到的纱线被引导到接头部,与来自喂纱筒管的纱线结合。
上述这样的纱线卷绕机中有时产生捕捉部捕捉纱线的中间部分的现象(以下称为“双重引线”)。在产生了双重引线的情况下,如果在纱线被卷装和接触辊夹着的状态下捕捉部执行将纱线向接头部的引导动作的话,纱线切断,考虑碎纱混进了卷装中。
日本特开平6-166469号公报中记载的纱线卷绕机中,与卷装直径相对应地调整捕捉部定位在卷装附近的捕捉区域的时间,捕捉纱线之际执行卷装的逆旋转。但是,纱线切断的原因有例如卷绕中因检测到纱线缺陷用切断器切断纱线的情况、在纱线上施加过大的张力而切断的情况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由于纱线切断的原因不同与卷装相连的纱线向卷装的卷绕状态等不同,因此要求与纱线的状态相对应来稳固地执行纱线的捕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能够稳固地执行纱线的捕捉,能够防止纱线的切断引起的碎纱向卷装混入的纱线卷绕机为目的。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驱动卷绕纱线的卷装的卷装驱动部;在捕捉区域捕捉与卷装相连的纱线并引导到引导区域的捕捉部;当捕捉部位于捕捉区域时,使卷装以与纱线的切断原因相对应的不同旋转速度沿逆卷绕方向旋转地控制卷装驱动部的驱动控制部。
该纱线卷绕机中,在捕捉部件位于捕捉区域时,与纱线的切断原因相对应地使卷装向逆卷绕方向的旋转速度不同。由于纱线的切断原因不同,与卷装相连的纱线向卷装的缠绕状态等不同。因此,通过与纱线的切断原因相对应地改变卷装向逆卷绕方向的旋转速度,能够抑制双重引线的产生,能够稳固地执行捕捉部件进行的纱线的捕捉。
纱线卷绕机最好还具备检测卷绕到卷装上的纱线的纱线缺陷的纱线检测部以及当用纱线检测部检测到纱线的纱线缺陷时,在卷装的上游侧切断纱线的纱线切断部;驱动控制部在纱线以设定卷绕速度被卷绕到卷装上的稳定卷绕期间执行纱线切断部进行的纱线的切断的情况下,使卷装以第1旋转速度沿逆卷绕方向旋转地控制卷装驱动部,在于稳定卷绕期间纱线不是被纱线切断部切断的情况下,使卷装以比第1旋转速度慢的第2旋转速度沿逆卷绕方向旋转地控制卷装驱动部。
与在稳定卷绕期间纱线被纱线切断部切断的情况相比,在于稳定卷绕期间纱线不是被纱线切断部而是被过大的张力等切断的情况下,有在张力低下的状态下纱线缠绕到卷装上的倾向。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卷装以比第1旋转速度慢的第2旋转速度沿逆卷绕方向旋转,能够稳固地执行捕捉部进行的纱线的捕捉。
纱线卷绕机最好还具备检测卷绕到卷装上的纱线的纱线缺陷的纱线检测部以及当用纱线检测部检测到纱线的纱线缺陷时,在卷装的上游侧切断纱线的纱线切断部;驱动控制部在纱线以设定卷绕速度卷绕到卷装上的稳定卷绕期间执行纱线切断部进行的纱线的切断的情况下,使卷装以第1旋转速度沿逆卷绕方向旋转地控制卷装驱动部,在卷装的旋转速度到达设定卷绕速度之前的加速卷绕期间执行纱线切断部进行的纱线的切断的情况下,使卷装以比第1旋转速度慢的第3旋转速度沿逆卷绕方向旋转地控制卷装驱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