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沉砂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010.7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伟;赵维斌;毛智平;刘润才;曹欣;王芳远;梁陇霞;周建柱;叶忠汉;王振;郝兰香;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咸阳川庆鑫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砂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沉砂罐。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油田开发水平井施工数量剧增,在水平井喷砂射孔阶段,压裂液及压裂砂用量极大,如果直接排放废弃压裂液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不满足目前施工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压裂液和压裂砂不能有效分离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沉砂罐,包括罐体、进液管,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储液区和沉砂区,所述储液区和沉砂区之间设有过滤墙,所述进液管与沉砂区连通,所述沉砂区侧边底部设有出砂口,所述储液区侧边设有排液口。
所述沉砂区内是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所述沉砂区的前方、后方及接近过滤墙一侧均设有与水平方向交角为40°~ 50°的梯度坡。
所述储液区底部设有出砂口。
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支撑进液管的进液管支撑架。
所述过滤墙由过滤网内填充细砂颗粒组成。
所述细砂颗粒为40~100目。
所述过滤墙厚度为5~15cm,所述过滤墙高度低于罐体的高度。
所述储液区还设有泵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的要求,满足目前绿色试油的施工需求;沉砂区采用漏斗状结构,可实现直接清洗,避免了人工清砂,并极大降低现场员工劳动强度及作业工序,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本质安全方面显示出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罐体;2、储液区;3、沉砂区;4、进液管;5、过滤墙;6、梯度坡;7、沉砂区出砂口;8、排液口;9、储液区出砂口;10、泵接口;11、由壬;12、闸阀;13、进液管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压裂液回收再利用,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过滤沉砂罐,包括罐体1、进液管4,该过滤沉砂罐共分2个区域,分别是储液区2、沉砂区3,两区之间设置过滤墙5进行过滤隔离,过滤墙5由过滤网内填充40~100目的细砂颗粒组成,过滤墙5厚度为5~15cm,高度低于罐体1的高度;沉砂区3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沉砂区3的前方、后方以及与过滤墙5接近一侧均设有40°~50°的梯度坡6,如图2所示;进液管4通向沉砂区3,沉砂区3侧边底部设有出砂口7,储液区2侧边设有排液口8,罐体1内设有进液管支撑架13。
在进行喷砂射孔作业前,用高压管线连接井口套放闸阀12和沉砂罐的2寸由壬11,用4寸进液管4连接好泵接口10和其他储液罐,以降低携砂液对管路的冲蚀,然后打开闸阀12,关闭排液口8、泵接口10、出砂口9。开始喷砂射孔作业后,携砂液经过进液管4,进入沉砂区3,在此期间,经过过滤墙5的过滤砂子沉入沉砂区3的底部,液体流入储液区2,由于喷砂射孔期间,排量较大,为避免储液区2溢罐,可打开泵接口10,开启防爆排液泵,把储液区2的液体及时疏导其他储液罐。施工结束后,关闭闸阀12,待储液区2的液体全部输出完毕后,打开出砂口7,清理干净余砂。
当携砂液面高于过滤墙3高度时,有少部分压裂砂进入储液区2,可通过储液区2的出砂口7进行清砂。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咸阳川庆鑫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咸阳川庆鑫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