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0256.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侯国;李时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循环 三相 生物 流化床 一体化 复合 结构 | ||
1.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由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悬浮填料、为流化床提供动力的气泵组成;
所述的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由主床、通过上连通管及下连通管与主床相连的副床组成,所述的主床与气泵连接经气泵提供动力,所述的主床底部设置污水的进水口;
所述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包括嵌套设置的主床及副床,所述的主床嵌套在副床内部,副床通过上方设置沉淀床或者内部设置沉淀棒,作为出水口,下方设置固液分离斗;
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与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主床均与气泵连接经气泵提供动力,副床融合为一体,内部充填着含生物菌种的悬浮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主床及副床内均存在气、液、固三相的循环运动,加强氧化,提高氧气的利用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主床从河道中直接进水,作为外循环流程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主床与副床之间的直径比为0.5~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内填充着悬浮填料,比重96%,填充率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主床为升流区,副床为降流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控制曝气强度、主副床之间内的容积比和水力条件来控制流化床内的溶解氧浓度分布,使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内存在厌氧、缺氧、好氧的不同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强度为气水比8~12∶1,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气量比为2~4∶2,内循环与外循环流化床的直径比为1∶0.4~0.8,容积比为1∶0.2~0.4水力条件为主床曝气而副床不曝气所形成的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内外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一体化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区以硝化为目的的自养硝化菌为优势菌属,在厌氧区以降解有机物和进行反硝化的异养菌为优势菌属,使生物膜在时间上交替处于A/O状态,使悬浮填料和活性污泥能在同一流化床中同时工作,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2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