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7083.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刘飞;王杰;徐文伟;王利忠;刘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改善静电破坏的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基板11,阵列基板12,以及夹在彩膜基板11和阵列基板12之间的液晶组成。如图1所示,在彩膜基板11上分布着透明导电层111,配向膜112,黑色矩阵113,色阻114等;在阵列基板12上分布着金属PAD121,绝缘层122,ITO电极123,像素电极124,配向膜125。在ITO电极123和透明导电层111之间隔着封框胶14,在封框胶里面分布着导电金球15。通过导电金球,实现金属PAD121与透明导电层111等电位。
在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的结构中,金属PAD一般连接到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线上,即导电进球15传导的是公共电极线的电压。图2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一般采用的结构示意图。在数据线输入端子21的对向侧,阵列基板会在显示区边缘设计与彩膜11侧透明导电层111导通用的公共电极线26,该公共电极线26一般采用第一层金属制作,且较宽,比如2mm。当第一层金属图形制作完了,该公共电极线26就是一层大片金属,易积累大量静电荷,从而造成静电破坏。静电破坏如果导致数据线23或者扫描线24不能正常供电,像素25就不能正常显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其具有良好的静电放电防护措施。
为达上述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具有显示区和在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的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并在所述显示区域的数据线、扫描线、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在所述基板并沿所述非显示区域边缘相邻两侧的数据线输入端和扫描线输入端;在所述基板并沿所述非显示区域边缘的公共电极线;所述公共电极线包括平行分离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所述第一子线线宽较细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数据线输入端和扫描线输入端,所述第二子线为切断的小块金属垫;第二子线通过接触孔与第一子线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线的线宽范围1~5mm,所述第二子线每隔0.1mm~1mm切断
形成所述小块金属垫。
优选地,所述公共线材料为Al/Mo或Cu/Mo或Al/Ti或Cu/Ti合金或MO/Al/MO
合金。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线与第二子线设置为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所
述数据线或扫描线同层,且所述第一、二子线在图案形成时分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线与第二子线设置为不同金属层,所述不同金属层为数据线金属层或扫描线金属层,且所述第一、二子线经绝缘层隔开。
优选地,在第一子线与第二子线上方设置接触孔,在接触孔上覆盖ITO电极,所述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通过接触孔实现电学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阵列基板;一彩膜基板,与所述阵
列基板对置;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通过封框胶贴合;
以及夹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
优选地,所述第二子线与所述封框胶部分重合。
因为现有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中,静电破坏大多发生在ITO电极制程前,所以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因为没有大片金属残留,不仅解决了静电破坏问题,又保持了Vcom信号的稳定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的断面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阵列基板平面结构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公共电极线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图3中AA’截面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公共电极线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图5中AA’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彩膜基板—11 透明公共电极--111 配向膜-- 112
黑色矩阵--113 色阻--114 阵列基板--12
金属PAD--121 绝缘层--122 ITO电极--123
像素电极--124 配向膜--125 液晶-13
封框胶--14 导电金球--15
数据线输入端子--21 扫描线输入端子--22
数据线--23 扫描线--24 像素--25 公共电极线--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玫瑰香山楂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智能调控眩光的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