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合格瓶装啤酒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2999.7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于随然;姚环宇;李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B6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合格 瓶装 啤酒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装啤酒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回收,具体地,涉及一种不合格瓶装啤酒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啤酒生产企业已经实现了啤酒生产的自动化,然而对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瓶装啤酒的回收自动化程度却几乎为零,传统的人工开盖倾倒的回收方式具有诸多弊端:
1.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无法及时处理,次酒在搬运过程中存在损坏瓶身的危险;
2.采用人工倾倒的方式会产生一定的人力成本,在次品数量较多的时候可能还存在效率不足的问题,此时需要安排更多的工人,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此外通常企业不会安排专人负责次品酒的倾倒作业,当需要进行次品处理的时候会从其他工位上调人过来,这可能会影响其他工序的正常进行;
3.传统的手工操作使酒液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酒液中二氧化碳的流失而影响回收利用。此外人工操作也大大增加了不同酒液混合的概率。
为了减少啤酒次品回收过程的人力资源浪费,提高次品处理质量并最终提高啤酒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设计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不合格瓶装啤酒回收设备,并使其与原有包装工艺有机集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合格瓶装啤酒回收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不合格瓶装啤酒回收处理装置,包括:不合格瓶装啤酒输入系统、酒瓶开盖及酒液倾倒系统、物料存放及输出系统;
其中,所述不合格瓶装啤酒输入系统设置在酒瓶开盖及酒液倾倒系统的前端,所述物料存放及输出系统设置在酒瓶开盖及酒液倾倒系统的后端。
优选地,不合格瓶装啤酒输入系统包括输入传送带和挡板;其中,所述输入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向上伸出。
优选地,所述酒瓶开盖及酒液倾倒系统包括箱体、瓶套、侧盖、开盖装置、瓶套轴、光电传感器以及电磁铁模块;其中,所述开盖装置设置在箱体中;瓶套轴连接在侧盖和箱体的侧挡板之间;所述瓶套轴连接所述瓶套且用于带动所述瓶套转动;所述电磁铁模块连接所述箱体且设置在所述开盖装置的前侧;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瓶套上。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档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底档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凸轮、开盖器、凸轮轴、开盖器轴以及弹簧;所述凸轮轴贯穿所述凸轮,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开盖器轴贯穿所述开盖器,用于带动所述开盖器转动,使开盖器从固定位转动到开盖位;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开盖器下侧且与所述开盖器紧贴,所述凸轮带动开盖器转动;所述弹簧连接在开盖器和所述箱体的后挡板之间,所述弹簧用于将开盖器从开盖位复位到固定位。
优选地,物料存放及输出系统包括输出传送带、导向槽、小车、酒液收集斗、蓄酒池、第一输酒管、第二输酒管以及阀门;其中,所述输出传送带通过瓶套连接所述输入传送带;所述导向槽设置在电磁铁模块下侧;所述小车设置在导向槽出口处;所述第一输酒管连接酒液收集斗的输出端和蓄酒池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酒管连接蓄酒池的输出端;所述阀门安装在第二输酒管上;所述蓄酒池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蓄酒池的上端,所述蓄酒池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蓄酒池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侧盖装嵌所述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瓶套的横截面同待处理的不合格瓶装啤酒轮廓相同,所述瓶套一侧设置有定位销,另一侧设置有和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瓶套上方内侧贴有胶皮。
优选地,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其中,所述第一挡块连接在箱体和瓶套的一侧之间,所述第二挡块连接在侧盖和瓶套的另一侧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凸轮的长度方向上,由上到下,所述凸轮的廓线曲率半径逐渐变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连接在啤酒生产线的“成品检验”环节后,以生产线上产生的次品为输入,以分离后的玻璃瓶和酒液为输出,而玻璃瓶和酒液经过一定的处理又可作为原有啤酒生产系统的输入之一,形成了“闭环”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本发明设置有物料存放及输出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品直接进入相应的回收装置进行处理,避免了次品不必要的搬运,降低了瓶身发生破损的风险;
3、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降低人工介入的必要性,使企业并不需要为本发明的引入增加人手,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对企业原有的生产几乎不产生影响;
4、本发明结构简单,回收过程可控性大大提高,次品回收质量的稳定性也优于人工处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2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氟代磺酰亚胺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锁芯防撬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