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径流小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6762.8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师忱;吴海龙;管秀源;史常青;赵廷宁;杨建英;孙永康;任明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径流 小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径流小区。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摸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与分布特征、危害及其影响情况、发生发展规律、动态变化趋势,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径流小区法是对坡地水土流失规律和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监测设施,一般由边埂、边埂围成的小区、集流槽、径流和泥沙集蓄设备、保护带及排水系统组成。但径流小区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工程造价较高,运行费用大,一般修建费用需20万元以上,工期长,且不能移动,很多实际监测多为临时性的,一次或数次监测即可,修建径流小区耗时费力。
2、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原地貌造成破坏,并且很难恢复。由于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项目具有突发性、强度高、危害大等特点,新生被测坡面不规整,坡度较陡,边坡不稳定,不适宜建设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观测。实际监测过程中,为便捷获取水土流失数据,常采用人工圈地模仿标准径流小区,其做工粗糙,仅作四周拦挡,无固定和组装过程,造成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另外,虽然现有水土保持监测中还用到一种实验模拟的监测方法,如变坡实验钢槽,其是在被测坡面攫取原状土壤,放入模拟径流小区形状而构建的钢槽中,调整钢槽的角度并进行人工降雨模拟真实环境,对径流和泥沙进行收集和检测,但在土壤的攫取、搬运以及装入钢槽的过程中,很难保持土壤的原状性,取土及运输过程十分困难,况且其实验环境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环境,例如处于林区的土壤。故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既简单快捷、易于实施,又能较为精准的监测水土保持情况的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实地搭建的标准径流小区修建周期长、耗资大,受地形影响较大,采用简单的人工圈地方式构建的径流小区测量误差大;现有实验模拟的监测装置测量不准确,实施困难。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径流小区,其包括:设置在被测坡面上的上、左、右三侧围挡、前端与三侧所述围挡下方的开口连接的集流槽,以及与所述集流槽的后端连接的径流泥沙收集器,还包括直角连接件、平角连接件,三侧所述围挡分别包括一块或多块插板,所述直角连接件上相垂直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凹槽,三侧所述围挡各直角连接处的两块所述插板分别卡设到所述直角连接件上相互垂直的两道凹槽中,所述平角连接件相对的两侧设有凹槽,同一侧所述围挡中相邻的两块所述插板分别卡设到所述平角连接件两侧的凹槽中。
优选的,位于上侧围挡中的所述插板竖直插设于被测坡面。
优选的,三侧所述围挡的内侧与被测坡面之间的插接处设有防渗板。
优选的,三侧所述围挡的开口的下方被测坡面上挖设有土壤剖切槽,所述集流槽为多个,叠落在所述土壤剖切槽中,多个所述集流槽的前端分别插设在所述土壤剖切槽中位于三侧所述围挡的开口下方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集流槽自其与三侧所述围挡下方的开口衔接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呈V字形延伸。
优选的,所述集流槽的顶部设有封盖。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径流小区,其包括便于携带的插板、直角连接件、平角连接件、集流槽以及径流泥沙收集器,各插板之间通过直角连接件和平角连接件连接,每侧围挡包括一块或多块插板,其圈定面积能够随实际需要而定,且本装置组装方便,测量准确度高,并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径流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角连接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被测坡面;2、插板;3、集流槽;31、封盖;32、固定板;4、直角连接件;5、平角连接件;6、防渗板;7、土壤剖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6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