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7130.1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军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1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储气瓶组 拖车 式加气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也同样适用于储气瓶组集装箱式加气站,属于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应用领域,也同样属于各种气体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储气瓶组拖车运气到子站,要与相关设备(如加气机)进行管路连接,还是要用或是必须要用压缩设备(如压缩机组或液压等加压设备)消耗动力电源二次加压,才能完成气体卸车和对外加气功能。用压缩设备二次加压显然有噪音扰民和机油污染排放、耗能。现有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和子站的压缩设备结合,完成对外加气过程中既不节能也不环保。占地面积大,设备多,安全隐患就多,车载储气瓶组拖车运气到子站每对外加一万方天然气需要二次加压耗电为645度以上电力,这是目前的状况。需要创新才能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本人的已授权的专利200910141153.7基础之上,再次经过创造性劳动,秉承原设计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对车载储气瓶组拖车气瓶管路结构重新设计,构成全新的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节省了现有加气站快速接头的人工连接工序,实现去母站充气与移动任何一点都可以对外加气双向功能,原有功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其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高效、快捷,加气站占地面积非常小,达到已授权的专利原设计达不到的技术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技术进步,可以实现一辆车载气瓶组拖车就可以建成一个加气站,可以说是对现有子加气站技术产生了颠覆性或是革命性的变化。
本人的已授权的专利200910141153.7和现有所有加气站都是固定在某地,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和被充气的汽车都到加气站集中,在加气站完成卸气和加气功能,这是一种固定式加气站模式;如果本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可以快捷移动到任何一点,例如到某个大型停车场内,利用夜间车停驾驶员休息间隙,在停车场完成加气,白天再把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开走,白天停车场没有气瓶拖车也就没有任何安全隐患,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本发明希望开发一种全新的加气模式。也许以前有人也这么想,但是,我们看出其技术方案涉及的利用率远远没有达到商业化要求,即利用率非常低,没有理论依据,经济上不上算,所以市场上迟迟不见该产品出现。这需要发挥创造性劳动才能解决。本发明没有从别人那里借鉴或联想得到任何思路。不是显而易见的,完全要靠自己发挥创造性劳动才能有所突破。
本发明要解决几个关键点:一是,气瓶拖车利用率,例如达到55%以上,本发明新颖性在于率先达到55%以上,这是国内类似产品当中没有的;二是,去母站充气后可以去任何地点加气,本发明另一个新颖性在于本身必须自带有充气和加气管路;三是,气瓶、充气与加气管路三者整体结构要高度集成、简单,其结构整体移动性也是具有新颖性,与别人的结构设计完全不同;四,本发明的充气与加气管路其结构仅在各气瓶组管口周围,即在气瓶拖车后舱中,占用的空间非常非常的小,基本不占用原来的平面场地,这是非常显著的技术进步;
本方案适用于天然气、氢气、及氢气和天然气的混合气体,也适用于其它气体。
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式加气站(含集装箱管束式加气站),由拖车(集装箱)上的10组(个)以上气瓶并在其上安装了相应充气与加气管路构成,其技术特征是:去母站用充气管路充气至23MPa以上,去任何地点对外加气则通过各组(个)气瓶上的电磁阀(气动阀)并联形成的加气管路,从第一组到最后一组顺序依次逐个视压力差情况打开相对应的电磁阀(气动阀),对被充燃气汽车的气瓶充满到额定压力为止,每次加气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最后一组(个)气瓶压力低于额定压力时,去母站充气。
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其技术特征包含:储气瓶组与拖车捆绑在一起构成的车载储气瓶组拖车,也称作是捆绑式车载气瓶组拖车;储气瓶组与集装箱构成管束集装箱,再安装在拖车上构成车载储气瓶组拖车,也称作是集装箱管束气瓶组拖车;其中管束集装箱与拖车可以分离,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管束集装箱式加气站或叫做储气瓶组集装箱式加气站。也就是储气瓶组集装箱管束式加气站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表是一个气瓶容器为2.25m3几何水容积的压力对应标方体积表。本发明设计时用气态方程考虑到了压缩因子,该表是通过科学计算得出的,是本发明创造性劳动组成部分,本发明采用10组(个)以上气瓶来提高利用率,是经过创造性劳动设计出来的,计算如下:
车载储气瓶组拖车气瓶利用率与压力和分组两个因素有关,这里是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军,未经沈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7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救生电筒
- 下一篇:一种基于煤矿井下环境监测的自动爆破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