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离子交换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0672.6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江槐;钟文毅;叶锐;彭锋;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龙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离子交换 浓度 pvb 废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B废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是聚乙烯醇和丁醛在盐酸的催化下产生的缩合物,在PVB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PVB漂洗水,其废水中含有丁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氯离子、氢离子,成分复杂,pH值低。单纯釆用生物法或物理、化学法均很难处理达标,处理成本高且不易推广。国内外对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也较少,目前还没有能够很好解决此问题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蓄水池内的废水并将处理后的水排入稀水回用池,包括砂滤罐、阳床、除碳器、阴床、大孔树脂柱和活性炭过滤器,所述砂滤罐的入水口为所述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的入水口,所述砂滤罐的出水口依次与所述阳床、所述除碳器、所述阴床、所述大孔树脂柱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为所述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口。
上述结构中,砂滤罐内填充石英沙,用于将不溶性物质过滤下来;阳床即阳离子交换器,也称为压力式过滤器,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钠离子;除碳器是一种用鼓风脱气的方式除去水质游离二氧化碳的设备,用于除去废水中大部分碱度;阴床即阴离子交换器,用于除去大部分的氯离子以及少量丁醛;大孔树脂柱即填充有大孔树脂的过滤柱,用于除去大部分丁醛;活性炭过滤器即以活性炭为过滤介质的过滤器,用于吸附余下的低含量有机物。砂滤罐、阳床、除碳器、阴床、大孔树脂柱和活性炭过滤器均为现有常规设备。
为了提高效率,所述阳床、所述阴床和所述大孔树脂柱均为两个,通过调节阀门实现并联或串联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砂滤、阴阳离子交换、大孔树脂吸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低浓度PVB废水的高效处理,出水质量达标;处理后的稀水脱盐后回用,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整个设备无废水排放,无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对外排放,利于环保;采用两个阳床、两个阴床和两个大孔树脂柱,有利于提高水质和处理效率,并延长工作周期,节约再生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基于离子交换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基于离子交换的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蓄水池内的废水并将处理后的水排入稀水回用池,包括砂滤罐、阳床、除碳器、阴床、大孔树脂柱和活性炭过滤器,砂滤罐的入水口为所述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的入水口,砂滤罐的出水口依次与阳床、除碳器、阴床、大孔树脂柱和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为所述低浓度PVB废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口。
为了提高效率,阳床、阴床和大孔树脂柱均为两个,通过调节阀门实现并联或串联连接。此结构未在图中示出,说明即可理解。
如图1所示,应用时,砂滤罐的入水口与蓄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与稀水回用池的入水口连接,低浓度PVB废水储存于蓄水池内,其水质如下:CODcr=900mg/L,Cl-=200mg/L,含少量不溶性物质SS,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砂滤罐,将不溶性物质SS过滤下来;过滤出水进入阳床(选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柱),废水中钠离子被氢离子交换;废水中氢离子增多,阳床出水通过除碳器除去大部分碱度,减轻阴床负荷;除碳器出水进入阴床(即阴离子交换柱),通过阴离子交换除去大部分的氯离子以及少量丁醛;阴床出水进入大孔树脂柱(也称大孔树脂吸附柱),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作用除去大部分丁醛,至此CODcr去除率达到95℅以上;大孔树脂处理出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通过活性炭作用吸附余下的低含量有机物;活性炭过滤器出水CODcr=90mg/L,电导率=17us/cm,氯离子=6mg/L,无不溶性物质SS,然后出水进入稀水回用池,通过车间脱盐水处理系统后脱盐回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龙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龙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电动车车身
- 下一篇:横向局部加厚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