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反光布植珠膜用水性植珠胶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9884.6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33/08 | 分类号: | C09J133/08;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06;C08F220/38;C08F218/08;C08F220/28;C08F228/02;C08F220/58;C08F220/16;C08F290/06;C08F2/3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布植珠膜用 水性 植珠胶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亮反光布植珠膜用水性植珠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反光布生产工艺包括先将植珠胶涂于PET薄膜上,加热进行干燥,再将玻璃微珠均匀涂在膜上,经过干燥后收卷,收卷的薄膜送入真空镀铝机进行镀铝,然后在化纤布上涂抹胶粘剂,加热干燥后与镀铝后的薄膜进行复合,最后剥离掉PET薄膜和植珠胶,即可得到反光布产品,反光布植珠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溶剂型聚丙烯酸酯作为植珠胶,不仅在聚合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有机溶剂,还需要现场配胶,具有溶剂使用量大,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不方便,安全系数低,能源消耗大,不环保等缺点。溶剂型粘合剂对于人类自身及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日益明显,水性粘合剂具有经济、节能、环保和安全的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它代替溶剂型粘合剂成为必然趋势。
在反光布制作过程中水性植珠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粘度不易控制、气泡多、易结皮等缺点。特别是在PET膜运行中,水性胶产生大量的气泡,其原因在于传统的水性胶黏剂乳化剂使用量过大,一般为单体总含量的2~3%,烘干过程中气泡破裂,产生大量的缺陷点,最终复合出来的高亮反光布表面很多点缺陷;另外一方面用传统水性胶粘剂做植珠胶生产的植珠膜由于乳化剂在胶黏剂内部的迁移,植珠膜放置时间过长不及时使用,最终产品表面很多霉斑。
专利CN201210500880.X公开了一种水乳化型植珠胶粘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工艺,首先合成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为种子,在种子聚合粒子上滴加预乳液进行壳聚合物的合成,最终形成硬核软壳的核壳结构。此法采用了传统的乳化剂合成,避免不了乳化剂的迁移和涂布中气泡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大减少气泡产生、有效防止乳化剂迁移、降低成本、实现环保生产的高亮反光布植珠膜用水性植珠胶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亮反光布植珠膜用水性植珠胶,它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且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丙烯酸酯类软单体:50~70,
丙烯酸酯类硬单体:10~40,
丙烯酸酯类功能单体:3~12,
可聚合乳化剂:0.6~0.9,
保护胶体:1~3,
缓冲剂:0.3~0.6,
引发剂:0.3~0.5,
水:150~190。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软单体包括: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硬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丙烯酸酯类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可聚合乳化剂包括:乙烯基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烯酰胺甲基丙烷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磺酸钠、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保护胶体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的一种高亮反光布植珠膜用水性植珠胶的制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上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
S2、在乳化釜中加入占称取的水的重量的25~35%的水和占称取的可聚合乳化剂的重量的85~95%的可聚合乳化剂,开启搅拌至3000r/min~4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5~15min,把所有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丙烯酸酯类硬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功能单体打入乳化釜中,高速搅拌0.5~1小时,制得单体预乳化液;
S3、将引发剂溶于占称取的水的重量的8~12%的水中,制得引发剂溶液;
S4、将缓冲剂溶于剩余的水中,并将得到的缓冲剂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后加入保护胶体、占步骤S2制得的单体预乳化液总重量5%~10%的单体预乳化液、占步骤S3制得的引发剂溶液总重量8~12%引发剂溶液以及剩余的可聚合乳化剂;
S5、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当反应釜内有回流产生且体系出现蓝色时,滴加占步骤S3制得的引发剂溶液总重量75~85%的引发剂溶液和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控制在5~8小时内滴加完成,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滴加完后保温反应1.5~2.5小时,然后再滴加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控制在0.5小时内滴加完成,控制反应温度为75~80℃,滴加完后保温反应1.5~2.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方解石信息提取的高光谱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胎圈预置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