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9167.0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安忠;杨婷婷;杨皓;吴文革;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农田 地膜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是一种地膜覆盖栽培时播种或移栽用的农具,更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可根据不同作物及不同品种的需要灵活调整播种或移栽的株行距,在农用地膜上进行定距打孔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播种或移栽的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及技术的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已经是一项家喻户晓、几乎所有农民都掌握的成熟的增产增效技术,已经应用到几乎所有的蔬菜、水果及大田作物栽培之中。经过大量的调查表明,生产实际中地膜覆盖栽培多采用先覆盖地膜后播种或栽插的方式,而此种方式多采用手工打孔,然后进行播种或移栽。但人工打孔往往使行株距大小不易掌握,且耗费的人力较多。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种简单、高效的定距打孔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地膜覆盖栽培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的定距打孔农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由1块行距调节板、2块株距调节板和2个手柄构成;使用状态下,行距调节板与株距调节板平面均置于地面,2块株距调节板靠近行距调节板一长边的两端,与行距调节板垂直且连为一体;2个手柄处于行距调节板的两端,与行距调节板垂直连接,且与地面垂直;所述的行距调节板、株距调节板分别具有如下特征:
(1)行距调节板:为长方形板块,板的中间有一纵向的行距调节槽;槽内安装有0-20个打孔钉;打孔钉为尖头的螺丝钉,用螺母安装在行距调节槽内;槽的边口上有调节刻度,用于调节打孔钉之间的距离,即行距;槽的两端外侧各安装有一个不可移动的边行打孔钉;
(2)株距调节板:为长方形的板块,板的中间有一纵向的株距调节槽;槽内安装有1个打孔钉;打孔钉为尖头的螺丝钉,用螺母安装在株距调节槽内;槽的边口上有调节刻度,用于调节株距;株距调节槽内的打孔钉处于边行打孔钉的正前方,株距打孔钉尖与边行打孔钉钉尖之间的距离即株距;
2.打孔器的各个部件可以用钢铁或木材制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可有效地克服现有地膜覆盖栽培中人工地膜打孔的缺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提高功效。采用本发明打孔器进行打孔作业,在田间直接按压成孔,可以一次多孔,所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 提高地膜覆盖栽培的规范度。现有技术在田间进行膜上打孔,其行株距的确定往往靠目测和操作者的习惯和感觉,准确度不高,往往使得田间的行株距有大有小,田间作物的生长条件优劣不一,不利于田间作物群体苗齐和苗壮,不利于高产目标的实现。有些人为了保证田间作物群体的整齐一致,播种或移栽时采取拉线尺量的办法进行定距打孔,虽然能够保证行株距的准确一致,但效率太低,用工量大,不能大面积推广。而采用本发明的打孔器,在打孔前即已通过行株距调节槽确定了田间播种或移栽孔的株距和行距,操作时只要前后孔眼相对,连续按压即可准确快速地打出播种或移栽孔,克服了随意性,提高了规范性。
3. 应用范围广。本发明打孔器的株距和行距可按照不同作物或相同作物不同品种对行株距的要求进行随意调节,以满足作物对田间密度的最佳需求;也可以按照不同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的特殊需求,制做成不同规格的打孔器,因此应用范围广。
4. 造价低廉。本发明结构简单,可用木材或钢材制做,造价低廉,农民群众易于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构造图。
图2为本可调式农田地膜定距打孔器局部构造图。
图中:1为行距调节板;2为行距调节槽;3为打孔钉;4为调节刻度;5为株距调节板;6为手柄;7边行打孔钉;8为株距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一种花生田地膜定距打孔器:
(一)构造和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