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铬及水转印复合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2101.0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戈建鸣;王亦金;范旭;谢红良;吕刚;华玲;姜翠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C25D3/04;C25D5/48;B44C1/17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0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铬 水转印 复合 表面 处理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尤其是一种镀铬及水转印复合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镀铬层具有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作防护一装饰性镀层体系的外表层和功能镀层,在电镀工业中一直占重要的地位。制品表面镀装饰铬后,可以获得银蓝色的镜面光泽。在大气中经久不变色。这类镀层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仪器仪表、日用五金等零部件的防护与装饰。
水转印技术是利用水压将带彩色图案的转印纸/塑料膜进行高分子水解的一种印刷。随着人们对产品包装与装饰的要求的提高,水转印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其间接印刷的原理及完美的印刷效果解决了许多产品表面装饰的难题。
镀铬及水转印的产品外观要求,也都广泛应用动车,高铁及地铁等内饰产品上。然而,传统的表面处理方式只能为单独的镀铬或单独的水转印处理,无法同时满足一些产品的外观要求,因而单一的表面处理方式导致产品竞争力弱,附加值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以在基材表面同时做镀铬和水转印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镀铬及水转印复合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材表面做打磨、拉丝和/或抛光处理;
2)在非镀铬部位做绝缘防护;
3)进行镀铬处理;
4)镀铬处理完成后,去除非镀铬部位的绝缘防护,并在镀铬部位做非水转印防护;
5)进行水转印处理;
6)水转印处理完成后去除水转印防护,完成接缝处边缘修整。
具体的说,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中的基材包括铁件、锌合金或不锈钢。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非镀铬部位的绝缘防护方法包括:采用胶带粘贴在非镀铬部位、用蜡液均匀涂覆在非镀铬部位、用导电胶或止镀漆涂覆在非镀铬部位;所述的步骤4)中,做非水转印防护的位置是为镀铬部位的与水转印处理的交界处;所述的非水转印防护采用高温胶带黏贴在镀铬部位的边缘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镀铬及水转印两种表面处理方式并存,满足不同的表面纹理要求,色泽清晰,为各种表面纹理的选择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例1
一种镀铬及水转印复合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基材表面做打磨,拉丝或抛光处理;
2)用耐高温,耐高酸的胶带,粘接在非镀铬的部位;
3)镀铬处理;
4)去除防护胶带;
5)用高温胶带粘接在非水转印的部位;
6)水转印处理;
7)去除高温胶带;
8)接缝处边缘修整。
实例2
1)在基材表面做打磨,拉丝或抛光处理;
2)用蜡液均匀的涂在产品的非镀铬的部位;
3)镀铬处理;
4)去除蜡层;
5)用高温胶带粘接在非水转印的部位;
6)水转印处理;
7)去除高温胶带;
8)接缝处边缘修整。
作为上述实例方案的部分替代方案,非镀铬面绝缘防护还可以采用涂导电胶,涂止镀漆绝缘的方法。
作为上述实例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非镀铬面绝缘防护采用胶带绝缘法。
作为上述实例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非水转印处防护采用高温胶带。
其中,不同的基材的镀铬工艺方法如下:
1、铁件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热浸除油→阴极→阳极→电解除油→弱酸浸蚀→预镀碱铜→酸性光亮铜(选择)→光亮镍→镀铬或其它
除蜡→热浸除油→阴极→阳极→电解除油→弱酸浸蚀→半光亮镍→高硫镍→光亮镍→镍封(选择)→镀铬
2、锌合金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热浸除油→阴极电解除油→浸酸→碱性光亮铜→焦磷酸铜(选择性)→酸性光亮铜(选择性)→光亮镍→镀铬
3、不锈钢直接镀铬工艺
1)电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浸酸活化(1ml/L HCL、10ml/L H2SO4,室温,半分钟;适用于自动线上不锈钢镀铬,不宜镀铜或镍)→水洗→镀铬。
2)阴极电化学除油→清洗→阳极活化(10A/dm2)→直接镀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烟尘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株土芽孢乳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