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985.6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汤伟杰;李金红;王富强;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伟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折 中草药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可是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会产生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等多种后遗症;现发生骨折后多为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可是手术后患者多会产生后遗症,故而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不多,而现有的治疗骨折的药物药效缓慢,作用微小,并不能完全有效达到治疗骨折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迅速,药效显著,无后遗症的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所述中草药配方由以下原料制成:大白药、白背枫、白背三七、百足藤、贝母兰、刺参、刺三甲、当归藤、挂兰、干檀香、光里白、果上叶、海桐皮、合欢皮、黑节草;所述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大白药8g、白背枫6g、白背三七12g、百足藤6g、贝母兰8g、刺参5g、刺三甲12g、当归藤18g、挂兰5g、干檀香8g、光里白4g、果上叶10g、海桐皮6g、合欢皮4g、黑节草7g。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提取大白药8g、白背枫6g、白背三七12g、百足藤6g、贝母兰8g、刺参5g、刺三甲12g、当归藤18g、挂兰5g、干檀香8g、光里白4g、果上叶10g、海桐皮6g、合欢皮4g、黑节草7g清洗干净后,晾干,研磨至100-200目药末。
2)取步骤1)中研磨的药末放置于砂锅中加水,水量为药末重量的6-8倍,然后用大火将水煮沸1-3min后,改小火煎熬,煎熬时搅拌药末,搅拌次数为2-3次,煎熬时间为45-60min,煎熬完成后滤去药渣,取药液。
上述中草药的服用方法是:每日两剂,饭后服用,成人每剂100-200ml,老人、儿童每剂50-100ml,两周一疗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其药材功效作用分别为:
大白药:止血接骨;
白背枫:祛风利湿,行气活血;
白背三七:清热凉血,散瘀消肿;
百足藤:散瘀接骨,消肿止痛;
贝母兰: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
刺参:补气血,接筋骨;
刺三甲: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
当归藤:活血散瘀,调经止痛,接骨;
挂兰:止咳化痰,消肿解毒,活血接骨;
干檀香:消炎,解毒,安胎,止血,接骨;
光里白:行气,止血,接骨;
果上叶:润肺化痰,舒筋活络,消炎;
海桐皮:祛风湿,舒筋通络;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黑节草:清热除湿,消炎接骨;
本发明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的有益效果是:疗效迅速,药效显著,无后遗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及所达到的具体功能,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所述中草药配方由以下原料制成的:大白药、白背枫、白背三七、百足藤、贝母兰、刺参、刺三甲、当归藤、挂兰、干檀香、光里白、果上叶、海桐皮、合欢皮、黑节草;所述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大白药8g、白背枫6g、白背三七12g、百足藤6g、贝母兰8g、刺参5g、刺三甲12g、当归藤18g、挂兰5g、干檀香8g、光里白4g、果上叶10g、海桐皮6g、合欢皮4g、黑节草7g。
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草药配方的制备方法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数配比提取大白药8g、白背枫6g、白背三七12g、百足藤6g、贝母兰8g、刺参5g、刺三甲12g、当归藤18g、挂兰5g、干檀香8g、光里白4g、果上叶10g、海桐皮6g、合欢皮4g、黑节草7g清洗干净后,晾干,研磨至100-200目药末。
2)取步骤1)中研磨的药末放置于砂锅中加水,水量为药末重量的6-8倍,然后用大火将水煮沸1-3min后,改小火煎熬,煎熬时搅拌药末,搅拌次数为2-3次,煎熬时间为45-60min,煎熬完成后滤去药渣,取药液。
实验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伟杰,未经汤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