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647.2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闫吉曾;罗懿;梅洁;屈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井底 密度 静态 预测 方法 | ||
1.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如下:
(1)利用邻井测井资料计算邻井的地温梯度作为被预测井的地温梯度;
(2)根据被预测井的地温梯度计算垂深对应的温度值;
(3)测量被预测井的地面温度;
(4)测量被预测井井口钻井液密度值;
(5)测量被预测井钻井液固相含量;
(6)根据步骤(2)至(5)的值及相邻垂深之间钻井液温度、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递推求得被预测井井底钻井液静态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邻井测井资料中包括地面温度、垂深序列及垂深序列对应的温度值,地温梯度的计算公式为:T(Hj)=Tground+GHj,其中T(Hj)表示邻井垂深为Hj时的地层温度,Tground表示邻井地面温度,G表示邻井的地温梯度,Hj表示邻井的垂深,j表示邻井垂深序列号,是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是利用温度计测量被预测井的地面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是利用钻井液密度仪测量被预测井的钻井液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是利用固相含量测定仪测量被预测井钻井液固相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基钻井液井底密度静态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井底钻井液静态密度是通过如下递推公式得到:
P(Hi)=ρw(Hi-1)gHi
T(Hi)=Tground0+GHi
ρw(Hi)=C1exp{C2[T(Hi)-T0]+C3[T(Hi)-T0]2+C4[P(Hi)-P0]+C5[P(Hi)-P0]2+C6[(T(Hi)-T0)(P(Hi)-P0)]}
式中: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ξ——校正系数,取0.97-1.03;
i——被预测井垂深序列号,正整数;
Tground0——被预测井地面温度,℃;
P0——标准大气压,取0.101325MPa;
P(H0)——等于P0,表示被预测井垂深为0时钻井液液柱所受压力;
P(Hi)——被预测井垂深是Hi时钻井液液柱压力,MPa;
ρ(H0)——被预测井地面钻井液密度;g/cm3;
ρ(Hi)——被预测井垂深是Hi时钻井液密度,g/cm3;
ρw(Hi)——被预测井垂深Hi时液相水密度,kg/m3;
T0——常温温度,取15℃;
λ——被预测井钻井液固相含量,%;
C1,C2,C3,C4,C5,C6是液相水的特性参数,C1=999.10;C2=-0.3571024×10-3;C3=-0.206368×10-5;C4=0.471137×10-3;C5=-0.860420×10-6;C6=0.892173×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6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