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蒸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变热器的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13048.X 申请日: 2013-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4769371B 公开(公告)日: 2016-11-23
发明(设计)人: 张融;项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 太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5B35/00 分类号: F25B35/00;F25B30/00;F25B15/00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代理人: 崔佳佳;马莉华
地址: 英属开曼*** 国省代码: 开曼群岛;KY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蒸汽 驱动 吸收 式热泵 变热 装置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3月9日提交的USSN61/609106的优先权和权益,USSN61/609106的全部内容在所有方面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吸收式热泵、脱盐工艺和蒸汽再压缩。特别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新型高效蒸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变热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热机应用中会产生大量的低温热,并通常必须通过湿式冷却法或干式冷却法被耗散到环境中。通常,热机利用高温高压蒸汽(例如,水汽/蒸汽)膨胀来产生动力,因此,典型地,会以包含潜热的低温蒸汽的形式提供废热。在湿式冷却处理中,冷凝器利用淡水冷却水(例如,来自水塔)来通过将大量的潜热耗散到冷却水中的方式移除低温潜热,从而升高冷却水的温度,并最终将上述热量耗散到环境空气中。在干式冷却处理中,由于气体不能像水一样有效耗散潜热,大型的送风机通常与更大型的换热器配套使用。这些被耗散的潜热通常占全世界火力发电站总耗能的50%以上,这些火力发电厂包括化石燃料火电厂、集中式太阳能电站(CSP)以及核电站。

一些重要的直热能应用,如吸收式热泵和低温多效蒸发脱盐工艺,使用中温或低温的水蒸气。通常,由于汽化工艺在相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潜热,为了获得中温或低温蒸汽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如果能够制造出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变热器,那么中温到低温的剩余潜伏热能就能被进一步利用,而不是通过湿式冷却或干式冷却法直接被冷凝成水,从而节省大量的热能并大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但是,在典型的传统的吸收式热泵(所谓的第一类热泵)中,需要高温热源产生足够高温度的蒸汽以将来自中到低温蒸汽的中到低温潜热转换为较高温度的水,以达到供暖(或其他)的目的。虽然这些系统可以利用中到低温的蒸汽潜热,但是较高温度的水产生的显热与类似温度的蒸汽相比价值更低。这是因为蒸汽形式的热能可容易用于低温多效蒸发工艺中,例如,水净化和/或脱盐工艺。因此,感兴趣的是利用第一类热泵产生蒸汽形式的较高温热能的方法。

另一方面,机械蒸汽再压缩(MVR)是利用机械压缩机压缩和加热“废”蒸汽到较高温来再使用的有效方法。例如,MVR用于干式冷却工艺,其中,例如来自污水处理的结束阶段的浓缩的无机溶液被干燥成粉末,以致没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传统的干式冷却工艺消耗大量的热能,因为必须把水加热到沸点后蒸发并且这一相变过程需要大量的潜热。利用MVR可将干式工艺产生的蒸汽再压缩至较高温,从而使高温蒸汽能够通过热交换被重新用于蒸发溶液中的水。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电能被消耗以驱动机械压缩机。换句话说,电能被转换为蒸汽的显热并由此提高蒸汽温度。如果能够适当使用蒸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变热器(亦被称为第二类热泵),就有可能通过消耗热能再压缩废蒸汽。这一方法能够节约优质能源,例如电能,并提供经济效益,因为电能比热能更昂贵。

进一步地,在传统的用于基于LiBr溶液热泵的发生器中,热交换器利用“池沸腾”从稀释后的LiBr溶液中产生蒸汽以浓缩LiBr溶液,用于吸收用。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器中的热交换器具有常规管/壳配置,其中与热源连接的管浸入LiBr溶液。为了有效产生水蒸气,热源和稀释后的LiBr溶液之间的温度差应该大于20度。使用诸如天然气锅炉传统热能源时,该温度和压力要求对任何热源都不构成限制。这是因为对于化石燃料的热源,在蒸汽产生过程中仅仅20到30度的温度差不会消耗太多的化石燃料,并且无论如何锅炉都以高得多的温度工作。

但是,如果热量来自不同的热源,如太阳能集热器或其他热机或应用产生的废热,该20度或更高的温度差就很难获得。如果能利用较低温度的蒸汽,则可降低对热源温度的要求以驱动热泵或吸收式制冷机。

发明内容

本文在各实施例中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通用方法和装置。特别地,本文通过降低用于潜热再利用的最低温度阈值和/或通过利用特别设计的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变热器将低温潜热升高为蒸汽形式的高温潜热,提供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装置。这些方法的益处在于能够通过低温多效蒸发工艺应用于水净化或脱盐系统,并在取代机械蒸汽再压缩的同时显著地降低能耗和相关成本。

在某些实施例中,此处描述的构造允许低温蒸汽循环回系统而不冷凝,并允许再利用大量的潜热,进而大大降低产生蒸汽需消耗的热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3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双向吸收式换热器-201610425770.X
  • 江亿;谢晓云;朱超逸;胡景童;郑姝影 - 清华大学
  • 2016-06-15 - 2018-10-16 - F25B35/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吸收式换热器。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在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内均设有喷淋布液装置;蒸发器底部的冷剂水出口通过管道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经阀门连接至蒸发器的顶部入口,另一个支路经阀门连接至冷凝器的顶部入口;冷凝器底部的冷剂水出口通过管道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经阀门连接至蒸发器的顶部入口,另一个支路经阀门连接至蒸发器内顶部的喷淋布液装置下方的侧壁入口;使得发生器和冷凝器既能作为发生‑冷凝单元,又能作为吸收‑蒸发单元,吸收器和蒸发器既能作为吸收‑蒸发单元,又能作为发生‑冷凝单元;从而实现发生‑冷凝单元和吸收‑蒸发单元的自由切换,实现双向换热功能。
  • 用于蒸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变热器的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201380013048.X
  • 张融;项晓东 - 太浩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3-07 - 2016-11-23 - F25B35/00
  •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蒸汽驱动吸收式热泵,包括:第一热泵发生器,该发生器包括降膜式热交换器并且用于接收高温蒸汽和稀释的工作介质并用于蒸发来自稀释的工作介质的传热材料;可选地,第二热泵发生器,该第二热泵发生器包括第二降膜式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配置成用于接收浓缩的工作介质并且输出第一热泵中产生的蒸汽并且用于进一步蒸发工作介质并提供中温蒸汽输出和浓缩工作介质;以及热泵吸收器,该热泵吸收器配置成用于接收低温蒸汽和在不包括第二热泵发生器时接收来自第一热泵发生器的浓缩的工作介质,并配置成用于在包括第二热泵发生器时接收来自第二热泵发生器的所述浓缩的工作介质。
  • 摆动式热管吸附式制冷发生器-201010212311.6
  • 付忠斌;李炳熙;周毅;贺志宏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0-06-29 - 2010-10-20 - F25B35/00
  • 摆动式热管吸附式制冷发生器,它涉及一种制冷发生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吸附床的传质、传热效率不高,进而影响制冷效率的问题。技术要点:所述多个热管均位于容器的下半部分,且热管的光管段于第一腔室内,翅片段位于第二腔室内;发生器主体的壳体的外侧壁安装在摆动装置上且所述摆动装置可使发生器主体摆动;容器的底端面的边缘上开有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在容器的外侧壁上开有制冷剂出入口。本发明通过设置摆动装置使发生器主体上下摆动,实现了同一发生器主体可进行吸附剂解吸、吸附剂吸附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在每个过程中,所有的换热单元均工作,这样不会增加本发明的金属热容,提高了制冷效率。
  • 吸收式冷热水机用高温再生器-200810170088.6
  • 赵显旭;郑琎熺;南相彻;吴欢喜;金良勋 - LS美创有限公司
  • 2008-10-22 - 2009-04-29 - F25B35/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式冷热水机用高温再生器。本发明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用高温再生器包括:外筒,其与燃烧器连接;内筒,其设置在该外筒的内部,并且在该内筒的内部形成燃烧室;液室,其用于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贮存溶液;第一溶液管,其在所述燃烧室的内部与所述燃烧器相邻设置,用于加热内部的溶液;第二溶液管,其在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溶液管的下游一侧;所述第二溶液管具有肋,所述肋沿着与所述燃烧器的燃烧气体的流向相垂直的方向突出设置。
  • 一种用于单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双室涡旋发生器-200820108487.5
  • 俞坚;王艳;马重芳 - 北京工业大学
  • 2008-06-06 - 2009-04-22 - F25B3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单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双室涡旋发生器,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双室涡旋发生器包括有低压发生室和高压发生室。流体被外界热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与低压发生室相切的喷嘴进入到发生器中,产生旋流运动,有效降低发生器内溶液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提高热源的可利用温差,增加用于制冷循环的冷凝蒸气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造价低,同时且有高效性、节能性和环保性,可有效利用低温位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作为发生器的驱动热源。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