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广谱诱虫粘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751.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进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谱 粘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广谱诱虫粘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有很多种灭虫器〈如佳多、东方红、科力、隆浩诱峨灯等〉、灭蚁器(蓝犀牛、战臣、飞利蒲灭蚊灯等)、粘虫板(黄色粘虫板、冀林牌粘虫板等)等,有些利用电源点亮365nm的诱虫灯诱引趋光性害虫电击灭杀,美、韩也有些产品利用365nm的诱虫灯和光触媒来诱引蚊子用风扇吸杀,这些产品诱杀害虫种类单一,效果并不理想。上述产品都是用于家庭的不能用于室外,用于室外不能用于家庭,推广难度大。
而且市面上用的较多的粘虫板是双面型的,两面涂有黄色或蓝色的粘液,用竹竿或木杆进行支撑,具有一次性使用即作废的特点并且遇到大风容易倾倒,具有不稳定性。
现有的灭虫器、灭蚁器、粘虫板的诱粘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有限、效果不理想、耗能偏高、难以大量推广应用的不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谱诱虫粘虫装置,以克服现有灭虫器、灭蚁器、粘虫板诱粘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有限、效果不理想、耗能偏高、难以大量推广应用的不足。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广谱诱虫粘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广谱诱虫粘虫器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分别安装有电源和广谱诱虫粘虫器;
所述广谱诱虫粘虫器包括透明主体,透明主体设置有用于穿过支架的轴孔,轴孔内设置有轴承,支架通过轴承与透明主体旋转配合;
透明主体外包覆有若干张不同颜色的诱虫色板,在诱虫色板上设置有若干无色透明的透光窗口;
透明主体所在的支架上设置有与电源电连接的LED 灯带,LED 灯带能根据害虫的趋光特性提供不同波段的光线,并通过无色透明的透光窗口散发出去;
在诱虫色板外包覆有透明粘虫板。
所述诱虫色板有波长为500~650nm 的黄色板、波长为450~500nm的蓝色板、绿色板、红色版、橙色板和紫色板。
所述透光窗口为圆形、多边形、害虫的目标花朵或叶子轮廓和需要诱捕的害虫轮廓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电源电连接的主体旋转驱动电机,主体旋转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副与透明主体旋转配合。
所述支架包括伸缩杆和固定伸缩杆的底座,广谱诱虫粘虫器设置在固定伸缩杆的上端。
所述电源包括电源外壳,电源外壳上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电源外壳内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和蓄电池,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LED灯带和主体旋转驱动电机电连接。
所述电源设置在支架的顶端。
所述透明粘虫板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保护底膜和若干重复叠加的粘胶层分离膜,保护底膜包覆在诱虫色板外,重复叠加的粘胶层分离膜粘接在保护底膜外;每层粘胶层与内侧分离膜不可分离粘接,与外侧的分离膜可分离的粘接。
综上所述,本装置有如下优点:
1、在白天通过不同颜色的诱虫色板达到诱捕害虫的目的,夜晚这可以通过周期性改变颜色的LED 灯带所发出的不同颜色和波长的光来诱捕害虫,诱捕种类多,效果好。
2、诱虫色板和透光窗口中的光线能产生360°的闪动效果,并能模拟了风吹动叶子、花朵或害虫移动的效果,增强了对害虫引诱效果。
3、做的小可在家庭使用,做的大可在室外——偏远的田地、林地使用;在家庭使用可接入市电作为电源补偿;
4、粘胶层的粘胶中可加入是食诱剂、性诱剂、味诱剂,增强诱捕效果。
5、本装置安放方便,抗风性强,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使用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透明粘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电源;12、太阳能电池板;14、电源外壳;16、电源管理电路;18、蓄电池;
20、广谱诱虫粘虫器;22、透明主体;24、轴孔;26、LED灯带;28、诱虫色板;29、无色透明的透光窗口;
30、支架;31、伸缩杆;32、齿轮副;34、主体旋转驱动电机;36、轴承;38、底座;
40、混凝土块;
50、地面;
60、透明粘虫板;62、保护底膜;64、粘胶层;66、分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进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瑞进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