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高压试验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352.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伟;李森;高慧;田凯;初新杰;徐松森;张士华;丛岩;魏曦;郭强;尹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高压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深水高压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式高压试验舱。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成为重要方向。深水钻采设备承受高静水压力,为验证设备在深水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在高压舱中模拟深水环境进行试验。
深水高压试验舱的设计建造对结构、材质、加工工艺和密封等都有较高要求。现有高压试验舱舱壁板厚均在200mm以上,随着压力舱有效直径的增大,舱壁厚度近于线性增加,一般靠锻造形成,大型试验舱建造异常困难,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可以为试验设备提供高压环境模拟试验的组合式高压试验舱。
其技术方案是:
组合式高压试验舱,包括试验舱体和与舱体配合的舱盖,其中:试验舱分为外层压力舱和内层压力舱,外层压力舱和内层压力舱均由舱体和舱盖组成的独立舱体,内层压力舱体通过支架嵌套在外层压力舱体内。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
所述的外层压力舱为多层壳体组合,多层壳体间充满液态填充介质,液态填充介质与压力可调式蓄能稳压器相连。
内层压力舱为一个或多个独立压力舱;采用多个内层压力舱时,多个内层压力舱结构相同,尺寸由内到外递增,其舱体由内到外通过支架逐层嵌套在外部的仓体内。
内层压力舱上端设有带螺孔的连接端面,通过密封螺栓与内层压力舱盖连接,并在密封面设有密封圈;所有的压力舱盖上均设有应急卸压孔、操作孔和测试线路孔通孔。
外层压力舱的舱盖为自紧式密封结构。
外层压力舱盖的自紧式密封结构,是压力舱上端面设有与密封盖密封配合的密封面,密封面上设置密封圈,密封盖上部的压力舱上端面内周边设置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设置在密封盖上部的弧形抗剪键插接配合。
所述的弧形抗剪键至少四块,弧形抗剪键之间设置定位块,每块弧形抗剪键均通过连接的伸缩杆联动。
实验舱底部设置支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压力舱嵌套方式,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外压力舱,能够满足较大部件试验要求,或嵌套多个内压力舱,可满足较高压力要求,密封盖和内压力舱的拆装均较方便,可重复拆装使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多层嵌套可将中低压试验舱组合起来形成高压试验舱,以低压舱技术建设高压舱。
2、采用嵌套方式,可在实验时把不同试件放在不同腔中,并根据需要相连,实现不同压力梯度的装备、环境实验。
3、采用嵌套方式,各舱亦可独立应用,灵活组合扩大装置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外层试验舱舱盖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外层试验舱舱盖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5为内层压力舱盖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试验舱局部A放大图。
图中:1-外层压力舱上端面,2-弧形抗剪键,3-密封圈,4-外层压力舱体,5-内层压力舱盖, 6-内层压力舱体,7-液态填充介质,8-支座,9-伸缩杆,10-密封盖,11-定位块,12-应急卸压孔,13-操作孔,14-测试线路孔,15-密封螺栓,16-压力可调式蓄能稳压器,1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单层外层压力舱和两个内层压力舱结合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组合式高压试验舱,包括外层压力舱上端面1和密封盖10,外压力舱上端面1下方焊接外层压力舱体4,外层压力舱体4内嵌套两个内层压力舱体6,内层压力舱为独立舱体,外层压力舱体4和内层压力舱体6间填充带有一定预应力的液态填充介质7,内层压力舱体6由支架17支撑在外部的舱体内,外层压力舱体4底部焊接支座8。
实施例2,双层外层压力舱和单个内层压力舱结合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组合式高压试验舱,包括外层压力舱上端面1和密封盖10,外压力舱上端面1下方焊接外层压力舱体4。外层压力舱体4为双层壳体组合,双层壳体间充满液态填充介质7,液态填充介质7与压力可调式蓄能稳压器16相连。外层压力舱体4内嵌套一个内层压力舱体6,内层压力舱为独立舱体,外层压力舱体4和内层压力舱体6间填充带有一定预应力的液态填充介质7,内层压力舱体6由支架17支撑在外层压力舱体4内,外层压力舱体4底部焊接支座8。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