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用注射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63200.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宁;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恩瑞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0 | 分类号: | B29C4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注射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用注射螺杆。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方法,注射螺杆是注塑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在注塑机的机筒内旋转,其生产过程为:先将粒状或粉状的固态塑料塑化,包括加热、压实、混炼过程,变成具有均匀的密度、粘度和组分的可塑性良好的塑料熔体,再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该种塑料熔体具备一定流速而注射进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塑料熔体冷却定型后,便可得到和模具型腔形状一致的塑料制品。
现有注塑机的通用型注射螺杆,提高塑化能力和制品塑胶的适用性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即:第一,改变螺杆配合的三小件结构,如螺杆头、止逆环及止逆环垫圈;第二,改变螺杆螺纹的结构和参数即几何形状和尺寸参数,如改变长径比、螺杆各段螺距、螺棱宽度、螺槽深度即压缩比来实现,因这些塑化螺杆均是常规三段(即入料段、压缩段、均化段)的单头或双头螺纹结构形式的螺杆。授权公告号为CN2016192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机注塑螺杆结构,依整支螺杆的使用功能,分为入料段、压缩段及均化段,其中:于该螺杆的入料段和压缩段的至少其中一个功能段的杆身上设有若干凹陷部。该实用新型加快了入料速度,增强了下料能力;提高了混炼(染色、加填料)均匀,避免气泡和流纹的产生。
上述现有的注塑机之注射螺杆,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缺点:熔融效率低,塑化均匀程度较差,混炼不够均匀,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熔融效率高、塑化均匀高、混炼均匀和高生产效率的注射螺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注塑机用注射螺杆,该注射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入料段、熔融段、均化段和混炼段,所述熔融段为双螺纹结构形式,所述熔融段包括熔融段主螺纹、熔融段副螺纹、熔融段固体槽和熔融段熔体槽,所述混炼段的圆柱面上设置有数个与所述注射螺杆轴线平行的销钉。
进一步,所述熔融段主螺纹是由所述入料段的螺纹延伸而成,并延伸至所述均化段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熔融段副螺纹由所述入料段末端的螺纹推进面起始新生一副螺纹,延伸至所述均化段的末端。
进一步,所述所述入料段为单螺纹结构形式,其螺距等距,槽深等深。
进一步,所述熔融段熔体槽的槽深由浅变深。
进一步,所述熔融段熔体槽的槽深的变化范围为1.5mm-7.5mm。
进一步,所述熔融段固体槽的槽深由深变浅。
进一步,所述熔融段固体槽的槽深的变化范围为7.5mm-1.5mm。
进一步,所述销钉在所述混炼段的圆周上环形排列的个数为8~30个,在轴向上排列的排数为4~9列。
进一步,所述销钉的截面形状可为棱形、矩形、方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螺杆采用双头螺纹结构的混炼段,增强了混合均化的效果和熔融塑化效果,提高了塑化能力。
另外在混炼段,销钉将固体塑料打碎,破坏熔体,打乱固体和液体的两相流动,并将料流反复地分开,改变料流在料筒与螺杆之间的方向和速度分布,使固相和液相充分混合,增大固相与液相之间的传热面积,并对塑料产生一定阻力和摩擦剪切,使固相熔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用注射螺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用注射螺杆结构示意图。该注射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入料段1、熔融段2、均化段3和混炼段4。入料段1为单螺纹结构形式,其螺距等距,槽深等深。熔融段2为双螺纹结构形式,其由熔融段主螺纹23、熔融段副螺纹24、熔融段固体槽21和熔融段熔体槽23构成分离屏障结构,其中熔融段主螺纹23是由入料段1的螺纹延伸而成,并延伸至均化段3的末端,熔融段主螺纹23的螺距先增大后减小,而熔融段副螺纹24则由入料段1末端的螺纹推进面起始新生一副螺纹,延伸至均化段3的末端,并与延伸至均化段3末端的熔融段主螺纹23的后缘交汇封闭结束,主螺纹起着推动固态物料前进和促使固态物料熔融的作用,而副螺纹使已经熔化的熔体和固态物料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恩瑞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恩瑞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63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丹籽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黄精调养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