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冷凝水排放的燃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4712.0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排放 燃气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冷凝水排放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是一种利用燃气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生活用水的装置。为提高燃气热水器的换热效率,燃烧烟气通常经过一冷凝换热器之后才被排出室外。为方便冷凝换热器中冷凝水的排放,常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在安装时,其附近应有地漏或排水口。由于要将冷凝换热器与地漏或排水口连接,这给热水器的售后及安装带来了不少麻烦。
为此,行业内有人提出一种带冷凝水储存盒的燃气热水器,当冷凝水储存盒中的冷凝水到达一定量时,自动报警,以提醒用户倒水;但这个方法同样也存有一定弊端。例如:冷凝换热器越大其排水量就越大,如果冷凝水储存盒设计得过大,则占位置,影响热水器的体积;如果冷凝水储存盒设计得小了,则经常报警,使得倒水频繁,给用户带来不少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发一种无冷凝水排放的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解决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水排放不便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冷凝水排放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本体,设置在热水器本体上的燃烧室、排烟管和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上设有冷凝水蒸发管,该冷凝水蒸发管至少局部位于燃烧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在冷凝水蒸发管的末端设有连接口,所述排烟管通过连接口与冷凝水蒸发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具有一U形管,所述冷凝水蒸发管为水平设置在燃烧室内的直管;U形管的一端与热水器本体上的冷凝水出口连接,U形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蒸发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在冷凝水回收装置的最低端设有排水管和排水阀门,便于车间生产时候将机体内的冷凝水排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排烟管的出口段向下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热水器本体为分体式结构,即,在燃烧室上连接有冷凝室,排烟管位于冷凝室的顶部,冷凝水回收装置设置在冷凝室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热水器本体为上置式结构,即,燃烧室被冷凝水收集盒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为冷凝腔,下腔体为主换热腔,冷凝水回收装置与冷凝水收集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在冷凝水回收装置上设有冷凝水蒸发管,并将冷凝水蒸发管的至少局部设置在燃烧室内;在热水器工作时,冷凝水回收装置不断收集冷凝水,当冷凝水从冷凝水回收装置中溢出进入到冷凝水蒸发管内时,利用燃烧室中的热量对冷凝水加热,使之蒸发并从排烟管中排出,无需额外的冷凝水排放步骤,实现燃气热水器的无冷凝水排放功能。
二、通过在冷凝水回收装置上设一U形管,将U形管的一端与热水器本体上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将U形管的另一端与冷凝水蒸发管连接;这样,正常状态下冷凝水存储在U形管内形成液封,避免冷凝水蒸发时回流至热水器本体内。
三、由于在排烟管安装时,其出口向下倾斜一个角度,有效防止排烟管内的冷凝水回流至热水器本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热水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热水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燃烧室,2、排烟管,3、冷凝水回收装置,4、冷凝水蒸发管,5、冷凝室,6、排水管,7、排水阀门,8、冷凝水收集盒;
11、冷凝腔,12、主换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无冷凝水排放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本体,设置在热水器本体上的燃烧室1、排烟管2和冷凝水回收装置3。
其中,所述热水器本体为分体式结构,即,在燃烧室1上连接有冷凝室5,排烟管2设置在冷凝室5的顶部,冷凝水回收装置3设置在冷凝室5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4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手套箱加强件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复合翻盖式瓶盖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