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多功能油水井井口解冻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3820.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本林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多功能 油水 井口 解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井解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油水井井口解冻堵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井在冬季生产过程中,由于维修故障、井下作业、间注、钻控等多种原因,容易导致井口管道和部分地下管柱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堵,使得油水井在间歇性停止生产后再开井时无法正常进行。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锅炉车进行解冻,但是,由于设备数量少,油水井分布地域分散,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无法满足冬季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工作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油水井井口解冻堵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油水井井口解冻堵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底部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有电源;所述车体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智能燃油装置、水箱和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水泵,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盘管,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盘管相连接;所述智能燃油装置通过输油管道向蒸汽发生装置输送燃料;所述盘管通过蒸汽管道与胶管相连接,所述胶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枪;所述水泵和蒸汽发生装置分别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
所述盘管所对应的车体项部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智能燃油装置的顶口通过减压阀与输油管道相连接。
所述车体的尾部固定安装有扶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可适应野外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2、热效率高、安全环保,可以直接作用到冻点,大大降低了水和燃烧剂的需求量,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3、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油水井井口输油管线阀门和冻层管柱冻堵问题的处理,还可以针对油水井表面的油污清洗、除垢、喷漆防腐处理,以及各类机械设备的预热、加温,避免机械设备冷启动困难和不必要的损害;4、点火燃烧报警一体化自动完成,性能可靠、安全系数高;5、水量和燃料量不足时,自动保护关闭,可以直接补充水和燃料,可以满足连续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型多功能油水井井口解冻堵装置,包括车体1和安装在车体1底部的滚轮4。所述车体1的前端设置有电源3,所述车体1的尾部固定安装有扶手9。所述车体1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智能燃油装置2、水箱11和蒸汽发生装置7。
所述水箱11的下方设置有水泵5,所述蒸汽发生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盘管8,所述水泵5的进水口与水箱11相连接,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盘管8相连接;所述智能燃油装置2通过输油管道21向蒸汽发生装置7输送燃料;所述盘管8通过蒸汽管道81与胶管6相连接,所述胶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喷枪61;所述水泵5和蒸汽发生装置7分别与电源3电连接。
所述盘管8所对应的车体1顶部设置有通气孔10。
所述智能燃油装置2的顶口通过减压阀12与输油管道21相连接。使用减压阀12的目的是防止回火。所述智能燃油装置2的外围设置有减震圈22。使用减震圈22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智能燃油装置2与车体1及水箱11发生碰撞。通过上述的措施,可以确保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为供电、供燃料和供水一体化设计,以适应野外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具体地说:电源3采用的蓄电池,无需外接电源;水箱11用于储存水,也无需外接水源;智能燃油装置2给蒸汽发生装置提供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电源3通过电缆将电能输送到水泵5,水泵5工作,将水箱11中的水送至盘管8中;蒸汽发生装置7通过电源3提供的电能和智能燃油装置2提供的燃料,打火燃烧,将盘管8内的水迅速加热为蒸汽,并通过蒸汽管道81送至耐高压、耐高温的胶管6,最终,蒸汽从喷枪61中喷出,对井口及设备进行解冻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本林,未经张本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53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