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8046.1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王俊云;计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00 | 分类号: | H01C1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艳;孙仿卫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划线 电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划线电位器,尤其是指一种将直线位移转化成旋转角位移并通过隧道磁电阻传感器检测的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
背景技术
电位器是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具有线性度指标高、可靠性指标高等特点,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迫切需求长寿命、高性能、高可靠的电位器。目前,旋转式电位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对直滑式电位器的研究和制作却相对较少。
现有技术中,直滑式电位器采用电刷结构,其通过直线滑动的形式改变电刷的位置来实现产品的功能。中国专利申请201010528601.1“直滑式电位器”公开了一种直滑式电位器,该电位器包括壳体、能在壳体内移动的滑动轴和安装在壳体上的引出总线,在壳体内安装有电阻体组件,该电阻体组件包括设置有导电轨的绝缘板和安装在绝缘板上的三条安装线。滑动轴的一端伸入到壳体内部并且滑动轴伸入到壳体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电刷组件,该电刷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动轴上的滑块,此滑块上这固定有与电刷连接的簧片,电刷与绝缘板上的导电轨相接触。虽然该传感器能实现直线位移和电子信号的转换,但其结构复杂,并且使用寿命短,特别不能适用于滑动频繁的应用。在此设计基础上,申请人又对此设计结构做了一些改进,提出了一新专利申请201220557883.2,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同轴双联直滑式电位器,该电位器包括壳体、导电塑料基体一和导电塑料基体二,在导电塑料基体一的下表面和导电塑料基体二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电阻,在导电塑料基体一和导电塑料基体二之间设置有伸出壳体的滑动杆,滑动杆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上、下侧面各自分别设置有两个电刷。该电位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与调节轴的直线位移呈线性关系,能够实现从机械运动到电信号的转换。虽然其可靠性相对于前者有所提高,但其结构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使用寿命也不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长使用寿命的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该电位器的结构紧凑、制作简单,可以将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并通过非接触的隧道磁电阻传感器来实现旋转角度检测,从而实现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包括滑块、转动杆、隧道磁电阻传感器、永磁体以及基座;所述滑块具有第一通孔;
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滑块沿着所述转动杆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滑块的滑动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跟随所述转动杆一起转动;
所述隧道磁电阻传感器与所述永磁体相邻,用于检测所述永磁体旋转所产生的磁场并将检测到的磁场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
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还包括一导向杆,所述滑块还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平行于所述转动杆,其两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隧道磁电阻传感器为双轴旋转磁传感器或者两个正交的单轴旋转磁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的形状为圆盘形、环形或者方形。
优选的,所述隧道磁电阻传感器为双轴线性磁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的形状为圆盘形或者环形。
优选的,所述隧道磁电阻传感器的中心轴与所述永磁体、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相同。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的内部磁化方向与所述转动杆的轴向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还包括有滚珠,其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转动杆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滑块和所述转动杆之间装配有用于顶住所述滚珠的销钉,所述销钉可沿着平行于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导向杆组成的平面且垂直于所述转动杆的轴向的方向滑动。
优选的,在所述滑块和所述销钉之间装配有弹簧片。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包括螺旋槽,所述滚珠沿着所述螺旋槽滚动。
优选的,利用搓丝板搓出所述导螺杆上的螺旋线,采用电镀工艺或热处理工艺来获得所述导螺杆上需要的表面硬度。
优选的,所述非接触式划线电位器的底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其上还包含有接线引脚,所述隧道磁电阻传感器焊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为导螺杆或扭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8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