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纸芯的打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6132.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应树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树丰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31D3/02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黄伟丹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打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蜂窝纸芯的打孔机构。
背景技术
芯纸经上胶、复合成纸芯板,而后纸芯板被横切成纸芯条,纸芯条收集压实成连续的蜂窝纸芯,蜂窝纸芯成型后与上胶后的面纸复合烘干成蜂窝纸板,由于蜂窝纸芯与面板之间密封性强,蜂窝纸芯各层之间气流不能流通,因而在烘干时,热湿气体难以迅速排出,这样会造成蜂窝纸板起泡,表面不平整。查中国专利,其中发明名称为《一种蜂窝纸芯自动生成线用打孔机构》、专利号为200820046564.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内容:一种蜂窝纸芯自动生产线用打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机架、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下压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在上、下压辊之间设有进纸通道,在下压辊辊面密布有辊针。该专利通过带辊针的压辊对纸芯板进行打孔,但是滚针十分细小,辊针将纸芯扎破后,辊针拔出时会将纸芯带出,堵塞通孔,而且纸芯上的孔十分细小,因此很容易造成堵塞,透气性很差,在烘干时,热湿气体仍然难以排除,还是会出现纸板表面气泡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蜂窝纸板烘干时,能使蜂窝纸芯内的热湿气体快速排出的蜂窝纸芯的打孔机构,从而使得成型的蜂窝纸板表面平整,提高蜂窝纸板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蜂窝纸芯的打孔机构,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设有进纸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上均布有对纸芯进行打孔的上刀头,所述下压辊上均布有与上刀头相匹配的下刀模,所述上刀头和下刀模匹配时对纸芯进行打孔。
所述上刀头和下刀模均为圆柱形。
所述上刀头的下端具有刀刃。
所述上压辊的两端连接有升降气缸。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刀头和下刀模配合对纸芯进行打孔,被裁切下来的废纸就会完全脱离纸芯,这样上刀头有多大就会产生多大的孔,而且孔型十分规则,如此使得各层纸芯之间的气流通畅,蜂窝纸芯烘干时,热湿气体可以快速排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纸板表面气泡的问题,保证成型蜂窝纸板表面平整、不起泡。所述上刀头和下刀模均为圆柱形,如此加工方便,而且打孔效果好,所述上刀头的下端具有齿状刀尖,如此打孔时,上刀头的齿状刀尖先与纸芯接触,即通过刀尖先将纸芯扎破,继续下移便进行打孔,如此受力小、便于打孔,而且对上刀头的刀锋磨损小,使用寿命更长;所述上压辊通过升降气缸可以上、下移动,如此可以调整进纸通道的高度,在开机前便于纸芯穿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有关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种蜂窝纸芯的打孔机构,包括有机架6,所述机架6上设有上压辊1和下压辊5,所述上压辊1和下压辊5之间设有进纸通道,所述上压辊1的两端连接有升降气缸7,所述上压辊1通过升降气缸7调节进纸通道的高度,以使用不同厚度的纸芯,所述上压辊1上均布有对纸芯进行打孔的上刀头2,所述下压辊5上均布有与上刀头相匹配的下刀模4,所述上刀头2和下刀模4匹配时对纸芯3进行打孔,所述上刀头2和下刀模4均为圆柱形,且所述上刀头2的下端具有刀刃。
本机工作时,纸芯3进入进纸通道,上压辊1和下压辊5转动,上压辊的上刀头2的刀刃插入纸芯3内,将纸芯3戳破,随着上压辊1和下压辊5的转动,上刀头2与下刀模4匹配,上刀头2穿过纸芯3对纸芯进行打孔,打孔产生的废纸脱离纸芯,并被收集,如此纸芯上具有若干个规则的通孔8,上压辊1继续转动,则该上刀头2脱离纸芯3,由下一上刀头2进行打孔,如此持续打孔。如此纸芯3上均布有通孔8,纸芯3各层之间气流通畅,因而蜂窝纸芯与面板复合烘干时,热湿气体被迅速排出,这样蜂窝纸板表面平整,不裹气泡,在同等条件下纸板含水率更低,大大提高了纸板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树丰,未经应树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6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连接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实蝇类害虫单头饲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