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高绝缘环保阻燃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9636.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世强;卢宇;马俊杰;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0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绝缘 环保 阻燃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1kV及以下双层高绝缘环保阻燃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其绝缘层是一种材料组成的,在相同绝缘厚度工艺加工中,难易消除材料本身存在的工艺缺陷,容易造成电缆绝缘层击穿。且绝缘不具备阻燃性。同时没有采用相应其它的无卤阻燃材料,其电缆不具备高绝缘性和环保阻燃性。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环保理念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电缆绝缘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可提高电缆绝缘性能和阻燃环保性能的双层高绝缘环保阻燃电力电缆。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材料的两种薄绝缘层,可有效消除绝缘自身工艺加工缺陷,提高电缆的绝缘性和阻燃性,降低综合成本,利用不同材料和性能的双层绝缘层及相关无卤阻燃材料来实现用于1kV及以下环保电缆的电力供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高绝缘环保阻燃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根分别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采用聚乙烯绝缘或交联聚乙烯绝缘制备而成的第一环保绝缘层、采用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第二环保绝缘层的导体组成的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缆芯外的采用玻璃丝带或高阻燃带制备而成的包带层、低烟无卤料阻燃衬层、钢带或钢丝铠装层、低烟无卤料阻燃外护套,以及填充在包带层与缆芯之间的填充材料。
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性能的双层薄绝缘做为电缆总绝缘层,第一层绝缘材料采用无卤的聚乙烯绝缘料或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第二层绝缘材料采用无卤的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料。这种双层绝缘结构不仅消除了一种绝缘料自身工艺加工缺陷,增强了电缆的绝缘性,而且从绝缘层就实现了电缆的阻燃性,再配合后续的阻燃材料和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电缆阻燃等级。更适应环保发展方向。1)电力电缆的缆芯结构可以为2芯、3芯、4芯、5芯、3+1芯、4+1芯、3+2芯。导体的标称截面为1.5 mm2、2.5 mm2、4 6mm2、10mm2、16mm2、25mm2、35mm2、50mm2、70mm2、95mm2、120mm2、150mm2、185mm2、240mm2、300mm2、400mm2、500 mm2、630 mm2、800 mm2。2)双层绝缘的标称厚度见表1所示:
表1 双层绝缘的标称厚度
3)成缆缆芯采用的包带可以是玻璃丝带、高阻燃带;环保阻燃衬层采用低烟无卤料;铠装层根据需要可采用钢带铠装,也可用钢丝铠装,外护套采用阻燃的低烟无卤护套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缆绝缘性能,使电缆更安全可靠,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不含可造成环境污的卤素材料,同时增强了电缆的阻燃性,一旦发生火灾,可有效的延缓火焰沿着电缆蔓延,为人们逃生和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工艺制造易于实现;合理的降低电缆综合生产成本;因此, 双层高绝缘环保阻燃电缆,是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必然产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高绝缘环保阻燃电力电缆包括至少两根分别由内至外依次包裹有采用聚乙烯绝缘或交联聚乙烯绝缘制备而成的第一环保绝缘层2、采用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第二环保绝缘层3的导体1组成的缆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缆芯外的采用玻璃丝带或高阻燃带制备而成的包带层5、低烟无卤料阻燃衬层6、钢带或钢丝铠装层7、低烟无卤料阻燃外护套8,以及填充在包带层与缆芯之间的填充材料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9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缝切器
- 下一篇:医用生物可吸收吻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