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元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792.4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洲;许涛;邹凯;张应兵;欧阳彩云;叶志伟;穆芳影;王英杰;陈友祥;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使用效率的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三元催化器的作用就是将汽车排除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汽车尾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碳氢化合物(HC)。三元催化就是利用一些化学剂,与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其转换为无害的气体。如果三元催化器坏了,当然就失去了转换的功能,有害尾气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现有的汽车一般只设有一个上游传感器,其功能相当于三元催化器,都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是该种上游传感器的使用效率低,达不到高效率的转化有害气体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元催化器,以提高三元催化器进气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三元催化器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元催化器,连接在增压器的涡轮出气口上,三元催化器包括进气管,在进气管的一端部设置有与增压器的涡轮出气口连接的进气法兰,在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载体壳,进气管与载体壳之间通过进气端锥过渡连接;在进气管上还设置有氧传感器座,氧传感器座内设置有氧传感器。
优选地,进气端锥为锥形弧面。
优选地,进气管为圆弧管状。
优选地,载体壳为圆筒形。
优选地,氧传感器座的中心点到进气锥端进气端中心点垂直距离为24-27mm。
优选地,进气锥端的出气端圆直径与进气端圆直径的差为进气端的中心点与出气端的中心点的水平距离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体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气管与进气端锥结合的进气形式,提高了进气均匀性;保证了氧传感器座处于主气流位置,提高氧传感器的采集精度;提高了气流在载体壳截面上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三元催化器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三元催化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三元催化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三元催化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三元催化器中的进气端锥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进气法兰
2 进气管
3 氧传感器座
4 进气端锥
5 载体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三元催化器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该三元催化器连接在增压器涡轮出气口上,该三元催化器包括进气管2,进气管2为圆弧管状,在进气管2的一端部设置有进气法兰1,三元催化器与增压器的涡轮出气口的连接即是通过进气法兰1,在进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载体壳5,载体壳5为圆筒形,其内部用于气体的流通;进气管2与载体壳5之间通过进气端锥4过渡连接,其中进气端锥4为锥形弧面;另外,为了能够采集到进入气体的氧气含量,在进气管2上还设置有氧传感器座3,氧传感器座3内设置有氧传感器。在具体工作时,进气管2和进气端锥4组成进气通道,将从增压器流出的气体导向载体壳4,同时使增压器出来的气流能够均匀的分布到载体壳的横截面上。
进一步的,参见图2-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三元催化器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如图所示,设S为氧传感器座3的中心点到进气锥端4进气端中心点垂直距离,A1为进气法兰1连接进气管2一端的端面到垂直于进气管2的直线之间的夹角,A2为进气法兰1连接进气管2一端的端面到氧传感器座3靠近进气锥端4一端的端面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G为俯视图中的三元催化器进气端锥4左侧边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F为俯视图中的三元催化器进气端锥4右侧边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E为侧视图中的三元催化器进气端锥4左侧边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H为侧视图中的三元催化器进气端锥4右侧边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则S的尺寸范围为24-27mm,A1=35°,A2=65°,H尺寸范围在100-130°,E尺寸在20-40°,G、F尺寸在100-150°。
参见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气锥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进气锥端4的进气端圆直径为d,出气端圆直径为D,其中进气端的中心点与出气端的中心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进气锥端的尺寸优选设置为符合D-d=2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排气系统专用的挠性波纹管装置
- 下一篇:大风量片式阻抗复合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