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伸端盖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6738.8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益;赵家福;林永;杨风波;官金仁;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9/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端盖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伸端盖电机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机壳、前端盖和后端盖,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定子组件和机壳连接在一起嵌套在转子组件外面,前端盖和后端盖连接安装在一起并形成空腔,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安装在空腔里面,但是这种结构的拉伸端盖电机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由于前端盖和后端盖连接安装在一起形成的空腔是封闭的,空腔的散热条件差,造成定子组件运行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去,最终将会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2)由于定子组件的叠厚较长,所以需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轴向拉伸的长度相对较长,这就需要增加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原材料,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伸端盖电机,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性能好,成本低,适用于任意叠厚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拉伸端盖电机,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定子组件套在转子组件外面,前端盖和后端盖都包括底面和从底面边缘轴向延伸出的圆筒体,底面的中间部分轴向延伸出轴承室,在轴承室里面安装有轴承,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卷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圈绕组,它还包括环形的散热件,散热件嵌套在定子铁芯外面,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散热件的两端并形成空腔,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安装在空腔里面。
上述所述的圆筒体的端部边缘上往外伸出有环形翻边,两圆筒体的环形翻边分别支承在散热件的两端面上。
上述所述的圆筒体的端部边缘上往外伸出有若干凸耳,散热件的外表面上伸出有若干凸块,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凸耳分别支承在凸块的两端面上并与凸块安装在一起。
上述所述的通过螺钉与螺母配合把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凸耳与凸块安装在一起,凸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凸块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螺母锁紧配合把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散热件的两端。
上述所述的凸块的数量是2个,凸块对称分布在散热件的外表面上,每个圆筒体上的凸耳数量也是2个,凸耳对称分布在圆筒体的端部边缘上。
上述所述的散热件的两端面的内侧边缘上都伸出有环形凸台,圆筒体端部边缘的内壁面紧贴在环形凸台的外侧面上。
上述所述的环形的散热件与定子铁芯通过压装或者热套方式紧密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上,定子组件套在转子组件外面,前端盖和后端盖都包括底面和从底面边缘轴向延伸出的圆筒体,底面的中间部分轴向延伸出轴承室,在轴承室里面安装有轴承,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卷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圈绕组,它还包括环形的散热件,散热件嵌套在定子铁芯外面,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散热件的两端并形成空腔,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安装在空腔里面,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件与定子铁芯紧密接触,通过散热件可以很好的带走定子组件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同时散热件作为前端盖和后端盖连接安装的中间件,使得前端盖和后端盖比线圈绕组高1至3mm就可满足安装,从而使得这种拉伸端盖电机能运用于任意叠厚的电机;2)圆筒体的端部边缘上往外伸出有环形翻边,两圆筒体的环形翻边分别支承在散热件的两端面上,结构简单,方便安装;3)通过螺钉与螺母配合把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凸耳与凸块安装在一起,凸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凸块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螺母锁紧配合把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安装在散热件的两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可靠;4)散热件的两端面的内侧边缘上都伸出有环形凸台,圆筒体端部边缘的内壁面紧贴在环形凸台的外侧面上,结构简单,配合紧密,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6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