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4887.0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池;桂建阁;赵成群;栗鹏伟;杜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煤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4 | 分类号: | B65G6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侧卸式 活化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属于机械设备,振动输送给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给料机在矿山运输系统中是一种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的给料设备,可以将块状、粒状、粉状等不同物料从料仓或溜井均匀、连续地给到各种受料物体中,如:皮带机、破碎机、筛分机械、跳汰机、各种车辆等。在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活化振动给料机由于具有一系列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传统的活化振动给料机其出料口和进料口是在同一垂线上布置的,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弊端,在物料流动性好的情况下,锁料非常困难,有的虽然有锁料机构,但调节困难,给料效率底,体积大,造价高、密封性能差等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仓口落料点和受料点有一定水平距离的情况下,就很难实现给料。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运行功率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可以往任何方向给料且给料量可任意调节的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由过渡漏斗、闸门、活化槽体、减振弹簧、支座和双质体激振器组成。其技术特征是:过渡漏斗1的上部与料仓口相连接,下部与活化槽体5软连接,活化槽体5的底部通过减振弹簧7与支座4相连接,活化槽体5的内腔上部设有与其固联的活化锥6,其内腔下部设有与其固联的斜底板8和弧形底板9,活化槽体5的侧壁设有与斜底板8相连并与其倾斜角度一致的侧出料口3。
上述结构的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在侧出料口3上设有电液闸门2,其闸门架2.1的下端两边分别和与支座4固联的闸门支座2.4相连接,闸门架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油缸2.3,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闸板2.2相连接,油缸2.3的下端与闸门架2.1铰接。
上述结构的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在侧出料口3对面活化槽体5的侧壁上设有双质体激振器,其振动电机10.1通过螺栓与平衡架10.2相连接,平衡架10.2的上下两个平面分别通过螺栓与剪切橡胶弹簧10.3相连接,剪切橡胶弹簧10.3的另一面通过螺栓与压板10.4连接、压板10.4的两端通过螺栓与侧板10.5连接,侧板10.5通过螺栓与活化槽体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运行功率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是一种可以往任何方向给料且给料量可任意调节的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
2、与传统活化给料机相比,最大区别是:改变了只能以底部出料的给料方式,同时节约了传统活化给料机需外接的漏斗、导料板,节约二次配置的空间,实现无煤尘泄露的环保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与同样生产能力的传统活化给料机相比,整机重量可减轻1/3~1/2。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通过剪切橡胶弹簧传递激振力的双质体激振器,传力均匀、冲击力小,运行平稳、噪音低、振幅稳定、使用寿命长。
5、与国内相同生产率给料机相比,能耗少、电机容量可减少1/3。
6、启动、停机迅速,振动给料时不漏料。
7、与其它给料机相比可减少维修量50%以上。
8、可用于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和煤矿井下等具有防爆要求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侧卸式活化振动给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过渡漏斗, 2-电液闸门,2.1-闸门架,2.2-闸板,2.3-油缸,2.4-闸门支座,3-侧出料口,4-支座,5-活化槽体, 6-活化锥,7-减振弹簧,8-斜底板,9-弧形底板,10-双质体激振器,10.1-振动电机,10.2-平衡架,10.3-剪切橡胶弹簧,10.4-压板,10.5-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煤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鹤壁市煤化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4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