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374.8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堤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式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头戴式耳机的音频输入线因为没有设计专门的收线装置而使其裸露在外而,因此造成导线缠绕,打结,占用空间等诸多不便。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带有收线装置且使得收线装置上缠绕的音频输入线的与耳机内部器件方便连接的耳机,成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接线方便,且方便收线,节省空间的头戴式耳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箍和设置在所述头箍两端的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耳机音频输入线的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一侧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的凹坑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缠绕在所述滚轮上的所述耳机音频输入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电刷,所述电刷贯穿所述底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极相接触。
其中,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耳机壳,所述耳机壳的壳体内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底座紧固。
其中,所述收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滚轮内的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紧配,且所述发条的顶部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上套接有与所述滚轮的内壁相配合的上盖。
其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收线按钮和与所述收线按钮一侧相配合的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旋转轴的顶部相配合,所述收线按钮的另一侧与设置在所述耳机壳上的圆孔相配合。
其中,所述耳机壳内侧的圆孔边缘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与设置在所述收线按钮上的挡块相配合。
其中,所述耳机壳的底部设置有与用于和所述耳机音频输入线另一端的音频端子相配合的长孔。
其中,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内的喇叭通过设置在头箍内的导线相接通,且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内的喇叭与设置在第二电路板上的电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头箍和设置在所述头箍两端的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耳机音频输入线的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一侧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的凹坑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缠绕在所述滚轮上的所述耳机音频输入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电刷,所述电刷贯穿所述底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极相接触。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电路板上的电刷与第一电路板上的线路相接触,使得缠绕在滚轮上且与第一电路板连接的耳机音频输入线接通,从而能够方便的进行耳机音频输入线的收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接线方便,且方便收线,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面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耳机壳、2.上盖、3.收线按钮、4.弹簧、5.发条、6、滚轮、7.第一电路板、8.第二电路板、9.底座、10.收线装置、11.头箍、12.电刷、13.耳机音频输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箍11和设置在所述头箍11两端的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内设置有用于收纳耳机音频输入线13的收线装置10,所述收线装置10包括底座9和与所述底座9一侧的旋转轴相配合的滚轮6,所述滚轮6的底部的凹坑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7,所述第一电路板7与缠绕在所述滚轮6上的所述耳机音频输入线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底座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路板8,所述第二电路板8上设置有若干个电刷12,所述电刷12贯穿所述底座9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7上的电极相接触。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电路板上的电刷与第一电路板上的线路相接触,使得缠绕在滚轮上且与第一电路板连接的耳机音频输入线接通从而能够方便的进行耳机音频输入线的收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接线方便,且方便收线,节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堤,未经何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暖复合保温板材
- 下一篇:混凝土池外侧防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