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弓根螺钉上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2252.7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强;孙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弓根 螺钉 上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脊柱病变做内固定手术时植入椎弓根螺钉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
背景技术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对于脊柱创伤、滑脱、退行性疾病和其他单段或多段骨折后椎体不稳,多采用脊柱内固定器固定。现在市面上的固定器种类较多,但大部分都通过单向椎弓根螺钉、万向椎弓根螺钉、连接棒等其他相应部件组成。
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即椎弓根螺钉的植入,通过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发现一把合适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对手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师在进行椎弓根螺钉植入时通常先用上钉器与椎弓根螺钉连接,用一只手确定好椎弓根螺钉的方向、然后另一只手通过上钉工具的手柄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所以一把好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必须与椎弓根螺钉的连接便捷有效,为了椎弓根螺钉植入后能把持牢固、椎弓根螺钉与上钉器之间整体性强、无松动现象,尤其是万向型的椎弓根螺钉。
为了能让脊柱内固定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很多的医疗器械生产商及研究机构为研制出一把好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都在不断地努力。实用新型专利《椎体钉上钉器》(授权公告号为:CN 201324288 Y)公布了一种可适用于椎弓根螺钉植入时使用的上钉器,但该种上钉器在临床使用上椎弓根螺钉与上钉器的连接容易产生松动,同时椎弓根螺钉植入时方向容易产生变化、增大了手术的风险。发明专利《脊柱螺钉上钉器》(申请公布号为:CN 102379738 A)公开了一种脊柱螺钉上钉器,该种上钉器由于滑块在连杆本体上不能径向转动,所以滑块与旋帽上卡齿在啮合时受到角度的限制上钉器头部螺纹与椎弓根螺钉的连接不能完全锁紧、使二者之间存在松动,同时手柄与旋帽以及旋帽和滑块之间的卡齿都存在术中刮破医师手套的风险,并且该发明并未提供万向椎弓根螺钉植入的解决方案,尤其是万向椎弓根螺钉螺钉与尾帽之间的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医师植入椎弓根螺钉使用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上述上钉器与椎弓根螺钉连接方便、能牢固有效的锁紧椎弓根螺钉,结构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经临床试用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
上述椎弓根螺钉上钉器主要由上钉杆、上钉套管、方向护套、旋紧螺母、防退旋钮、锁紧摁钮组成。上述上钉杆头部可设计成T型或直型分别适用于单向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尾部设有与快换手柄连接的快换接头、术中根据医师习惯可选取T型手柄或直型手柄上钉。上述上钉套管头部设有与椎弓根螺钉尾帽螺纹相配合的螺纹与椎弓根螺钉连接时先将上钉杆头部连接头插入椎弓根螺钉然后将上钉套管头部螺纹旋入椎弓根螺钉尾帽后将防退旋钮前推至锁紧摁钮弹起即可。椎弓根螺钉植入时医师用一手握住方向护套能掌握入钉方向另一只手通过旋转快换手柄即可将椎弓根螺钉植入。
上述椎弓根螺钉上钉器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其特征是使用时将上钉杆头部连接头插入椎弓根螺钉、然后通过旋紧螺母将上钉套管头部螺纹旋入椎弓根螺钉尾帽充分锁紧后将防退旋钮前推至锁紧摁钮弹起即可。上述旋紧螺母设有卡齿工作时与防退旋钮上卡槽配合、同时锁紧摁钮卡入上钉杆上所设正8方,这样上钉器与椎弓根螺钉有效的连接为一体在不去除锁紧力的作用下牢固无松动。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将防退旋钮卡槽分为16等份30°时上钉杆设为正8方最能有效锁紧椎弓根螺钉。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上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上钉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方向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旋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防退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防退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用于万向椎弓根螺钉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用于单向椎弓根螺钉的示意图。
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椎弓根螺钉上钉器的结构和功能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2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