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冲渣系统沉淀池积渣自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2029.2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30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冲渣 系统 沉淀 池积渣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企业中的沉淀池,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冲渣系统沉淀池积渣自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冶金企业中的沉淀池积渣快,不能自我清除,沉淀池渣浆泵易堵,形成恶性循环,每运行一个月须停机30小时清积渣、通管道、换泵等检修。因沉淀池积渣每月处理一次计算,每次需要30小时甚至更长,高炉火渣设计连续使用最多3炉,维持6小时左右生产,则休风、送风前可出干渣6炉,损失水渣产量1500吨,处理一次还需要休风18小时,月损失产量4000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沉淀池积渣不能自我清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冲渣系统沉淀池积渣自清理装置,采用该装置提高了高炉水渣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率,减少了干渣排放次数,避免了因冲渣系统导致的休风减风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冲渣系统沉淀池积渣自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自清理管道,该自清理管道的一端与渣浆泵与沉淀池下部之间的渣浆泵取水管道相通;在自清理管道上设有用来控制自清理水源通入量的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阀设置在在自清理管道上部靠近沉淀池上部开口处。并位于自清理管道上部。控制阀和检修阀均为球阀。
本实用新型在渣浆泵与沉淀池之间的取水管道上开孔接一根DN150管道,使该管道与沉淀池上部渣浆液面联通。在这根管道上部(地面以上)便于操作的位置安装一个DN125控制球阀和一个DN50检修备用球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作,可以长期作为事故处理手段,解决了原设计沉淀池底部水渣易堆积、板结和渣浆泵易堵的缺陷。有效延长了检修周期各检修时间;提高了高炉水渣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率,减少了干渣排放次数,避免了因冲渣系统导致的休风减风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冲渣系统沉淀池积渣自清理装置,见图1,该装置包括自清理管道1,该自清理管道的一端与渣浆泵4与沉淀池下部之间的取水管道7相通;在自清理管道上设有自清理水源控制阀2与水源连接。控制阀设置在自清理管道上部靠近沉淀池上部开口处。控制阀和检修阀均为球阀,设置在地面以上便于操作,控制阀为DN125控制球阀,检修阀为DN50球阀。
操作时,1)先将渣浆泵出水管道清理畅通,渣浆泵与取水口阀清理干净,关闭取水口手动阀门5、检修备用阀6正常情况下处于打开状态;2)打开控自清理水源制球阀2,经取水管7向沉淀池内打入自清理水源,使沉淀池内渣浆翻腾,防止渣浆板结。3)启动渣浆泵4,待渣浆泵运行平稳后,稍开取水口手动阀门5,根据渣浆泵出水带渣比例,逐步缓慢开启取出口手动阀门5,调节自清理控制阀2,严格控制渣水比例;4)直到水池内水渣完全下降至取水口,完全关闭控制球阀2,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每两月一次检修,且不再需要为清沉淀池而出干渣,产生效益计算:①产量效益2000(吨/月)×200(元/吨)=400000元;②少出干渣6炉,增加水渣产量1500吨,1500×80=120000元,节约干渣清运费:6×3600=21600元;年效益总计:(400000+120000+21600)×12=6499200元≈65万元。
本实用新型已在中天9#高炉安装投用,效果明显,提高了高炉水渣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率,减少了干渣排放次数,避免了因冲渣系统导致的休风减风事故,高炉定检周期和定检休风时间由原来的每月一次18小时,延长至每两月一次16小时,为高炉稳产高产、获得较好经济指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2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