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换性侧导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9314.3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向伟;张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可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换性 侧导辊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生产线的互换性侧导辊,双侧导向辊给带钢导向纠偏,侧导立辊能互换性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带钢处理线的生产过程中,因热轧钢卷带钢有边浪不平和板型问题,加之材质本身的硬度较大,使带钢在直行运行时,特别是在穿带、甩尾时,会同时发生水平横向运动跑偏和上下跳动,因此在带钢处理线上都配备数量不等的侧导辊装置,通过左、右侧立辊相向夹击跑偏的带钢,以导向带钢、减少带钢在运行中的跑偏从而使其直线运行。在侧导辊装置中对带钢起导向纠偏作用的部件是侧导立辊,但跑偏的带钢运行速度较快,对立辊会产生径向摩擦力和轴向跳动摩擦力的双重作用,又因带钢自身重力向下,使立辊辊筒受到的划伤和磨损多集中在立辊筒的下半段,在使用一段时问后需更换立辊的辊筒,而以往的立辊筒不能上下互换位置二次利用,这样就造成了立辊筒更换数量多、设备维修成本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以往侧导辊的立辊在下半部分划伤和磨损严重后就需更换辊筒,而辊筒的上半部分多为空转而无损。但以往辊筒内部结构为:上轴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同时承受少量的双向轴向载荷,下轴承为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只能承受单向轴向载荷。此结构限制了立辊辊筒不能上下互换使用,就造成了立辊筒的上半部分的浪费。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本实用新型对侧导立辊部件上、下两端采用相同类型和规格的轴承,立辊辊筒内部结构与之相配,使立辊筒可以上、下互换,互换方位后的辊筒可以继续使用,起到导向纠偏带钢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考虑到辊筒在带钢运行过程中受径向力较大、而受轴向力不太大的情况,上、下轴承采用可承受径向和单向轴向联合载荷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达到深沟球轴承加推力球轴承的效果;并使辊筒内部、轴的结构与之匹配。这样,辊筒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位置互换后其受力性能不变,可以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上下位置可以互换的侧导辊,与以前结构的侧导辊相比,立辊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一倍,同时立辊筒上、下位置互换时也不需要拆卸或更换轴承,与以往换立辊筒时需拆卸轴承相比也减少了换辊时间,这样,节约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也提高了工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图。
图2是以往的侧导立辊部件的剖面构造图。
图3是新型的侧导立辊部件的剖面构造图。
图1中:1.左侧立辊,2.带钢,3.右侧立辊。
图2、图3中:4.盖板,5.上挡油环,6.座架,7.下挡油环,8.上轴承,9.辊筒,10.下轴承,11.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侧导辊装置的左侧立辊(1)、右侧立辊(3)之间的开口宽度根据带钢(2)的宽度调整好,在带钢处理线生产过程中,带钢(2)发生跑偏时,左侧立辊(1)、右侧立辊(3)就会相向夹击导向带钢(2),以导向带钢、减少带钢在运行中的跑偏从而使其直线运行。
在图2中,侧导立辊部件结构为:上轴承(8)为深沟球轴承,下轴承(10)为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辊筒(9)在上轴承位处的内径φ1、高度a,与在下轴承位处的内径φ3、高度b都是不相同的;轴(11)在上、下轴承位处的轴颈φ2、φ4也是不相同的。立辊内部的上、下结构完全不同,使辊筒(9)的上、下位置不能互换使用。
在图3中,侧导立辊部件结构为:上轴承(8)、下轴承(10)均为单列角接触轴承,辊筒(9)在上轴承位处的内径φ1、高度a和下轴承位处的内径φ1、高度a都是相同的;轴(11)在上、下轴承位处的轴颈φ2也是相同的。这种立辊辊筒(9)内部的上、下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上轴承(8)和下轴承(10)的规格也相同,其它零件的装配关系上下也相同。
在互换辊筒的上下位置时,先拆下盖板(4),将立辊从座架(6)上取出,卸下上挡油环(5)和下挡油环(7)后,将轴(11)从辊筒(9)中抽出,不需要拆卸轴承,直接将带有上轴承(8)和下轴承(10)的辊筒(9)上、下旋转180°,把辊筒(9)未磨损的上半段放到立辊的下面,已磨损的下半段放到立辊的上面;再按图3所示,依次将轴(11)、下挡油环(7)、已互换位并带有轴承的辊筒(9)、上挡油环(5)、盖板(4)等零件装到座架(6)上,完成立辊筒上下位置的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可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可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9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恶病质治疗
- 下一篇:精轧活套检测器件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