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8301.4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11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整车构成包括白车身、内饰件、外观塑料件、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智能电子系统等构成,白车身指的就是钣金零件,它经过冲压成形、总装焊接、涂装而成。其中总装焊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工序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汽车质量的好坏。总装焊接主要是通过焊接夹具或其他专用设备来实现钣金零件之间的连接和拼装,夹具的精度决定了总成焊接零件的精度,因此焊接夹具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图1所示,现有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01、安装夹具本体01的安装座02及设置在安装座02下端的两个定向脚轮03和两个万向脚轮04,万向脚轮04与定向脚轮03分别设置在安装座02的不同侧端。由于工位限制,只能装一把“C”形焊钳,操作工人在打完A、B号焊点后要把夹具用手推着转180度,即人需要随着夹具转动180°,然后才能打C、D号焊点,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操作起来也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旋转夹具时,人需要跟随夹具转动180°才能完成旋转夹具的动作,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夹具,包括夹具本体、用于安装夹具本体的夹具底座及连接在夹具底座底部中心且用于旋转夹具底座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夹具底座底部的用于支撑夹具底座的支撑机构、及设置在支撑机构底部且能够带动支撑机构转动的转动机构。
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及设置在支撑架底部的带动支撑架转动的多个脚轮。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多根交叉设置的支撑杆,脚轮安装在支撑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夹具底座中心的第二安装板。
进一步地,转动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交叉位置的导向轴,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中心设有相通的用于安装导向轴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导向轴上套设有轴承。
进一步地,转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止动转动装置的刹车机构。
进一步地,刹车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动机构上的定位座、摆动设置在定位座上的刹车组件及固定在刹车组件上的踏板。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周缘对应地开有多个缺口,刹车组件包括卡合在缺口内的刹车杆及与刹车杆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销轴安装在定位座上。
进一步地,刹车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刹车机构复位的拉伸弹簧,拉伸弹簧连接定位座和刹车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夹具,通过在夹具底座底部中心设置转动装置,施力使得转动装置的转动机构转动,转动机构带动支撑机构转动,支撑机构固定在夹具底座的底部,从而使得整个焊接夹具旋转,操作简单可靠;且操作人员不需要跟随焊接夹具一起转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焊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焊接夹具的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焊接夹具的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焊接夹具的支撑架的安装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焊接夹具的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夹具底座;10、支撑机构;11、第二安装板;111、缺口;20、转动机构;21、第一安装板;22、支撑架;23、脚轮;30、导向轴;40、轴承;50、刹车机构;51、定位座;52、刹车杆;53、连接件;54、踏板;55、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8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赶黄草的质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试纸盘读取器及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