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差别化锦纶6长丝生产的油剂搅拌均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6895.5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邢文斌;孟建江;崔保军;包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来剑锋 |
地址: | 311243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差别 锦纶 长丝 生产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行业的搅拌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差别化锦纶6长丝生产的油剂搅拌均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锦纶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大类合纤品种,锦纶的主要品种为脂肪族聚酰胺纤维,它可以用一种单体合成,如内酰胺或氨基酸。此时锦纶名称后的阿拉伯数字即表明所用内酰胺或氨基酸的碳原子数目,如锦纶6、锦纶11等。锦纶6即聚已内酰胺纤维,95年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的《化学纤维词典》412页即公开了这一概念:聚已内酰胺纤维在我国简称锦纶6。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其他纤维特别是涤纶的强烈竞争,大大削减了其市场份额,这促使各绵纶生产公司开发其特定目的的差别化纤维。随着合纤差别化技术的进展,差别化锦纶进入了以复合改性手段实现其多功能的深度开发及商品化时期。现有的差别化绵纶一般从外观风格改性和功能性改性两方面入手,外观风格改性主要包括一些仿真丝、仿毛品种,功能性改性主要包括抗静电、导电、吸湿吸水、阻燃、抗菌防臭、防污抗污等功能性纤维品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八十年代以来差别化纤维的发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合纤改性技术的多元、复合化。即从以往单纯地“模仿天然纤维外观风格”而进入“在合纤领域中再创造”的阶段。其追求的是与传统纺织材料不同的全新纺织材料。2、单丝纤度的细旦化趋势;3、主要通过高聚物本身的改性(化学改性)使产品的功能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差别化锦纶在应用领域主要是针织袜类、仿丝绸面料及弹性织物,其品种主要有细旦、异形的拉伸丝、网络丝及弹力丝。目前日本、欧美各国均把注意力放在单丝的微细化上,其单丝纤度在1分特以下的已较为普遍。差别化锦纶6长丝就是差别化锦纶产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差别化锦纶6长丝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油剂需要进行调配,中国专利ZL2011200301161公开了一种油剂搅拌均合装置(锦纶油剂调配罐),这种锦纶油剂调配罐”的搅拌杆上设有上下两组搅拌叶,由于两组搅拌叶为同向旋转,因此搅拌效果较差,影响油剂的配制效率。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油剂搅拌均合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搅拌效果好、混合效果好的用于差别化锦纶6长丝生产的油剂搅拌均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差别化锦纶6长丝生产的油剂搅拌均合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有原油进口、进水口和传动箱,下部设有油剂出口,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罐体内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以及位于传动箱上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搅拌杆上设有搅拌爪,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杆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杆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搅拌杆呈中空管状,所述的第二搅拌杆穿过第一搅拌杆且在第一搅拌杆下部形成一个露出段,在该露出段上设有螺旋叶片。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搅拌杆上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罐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搅拌杆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二搅拌杆通过安装块安装在传动箱内壁上,在所述第二搅拌杆与安装块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搅拌杆和第一搅拌杆之间设有第三轴承;
所述第一电机为低速电机,第二电机为高速电机;其中,低速电机和高速电机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低速电机转速慢于高速电机。
所述第一搅拌杆上部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上方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上设有平衡叶片;活动套在第一搅拌杆上可随着油剂的波动上下活动,平衡叶片起到平衡油剂波动的效果,使搅拌时振动较小,可有效降低噪音和设备损耗。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差别化锦纶6长丝生产的油剂搅拌均合装置,它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可以实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相对旋转,从而带到搅拌爪和螺旋叶片以不同的旋转方向进行搅拌,混合效果更好;螺旋叶片可以改变油剂的上下流向,搅拌爪在油剂的上下流动过程中实现对油剂的横向切割,因此这种锦纶6油剂调配罐可以降低搅拌时间,提高油剂配制质量,这种油剂调配罐可以有效满足差别化锦纶6长丝对油剂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罐体1、原油进口2、进水口3、电机箱4、油剂出口5、第一搅拌杆6、第二搅拌杆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一轴承10、联轴器11、安装块12、第二轴承13、第三轴承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搅拌爪17、螺旋叶片18、限位环19、活动套20、平衡叶片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6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润滑油的调和釜
- 下一篇:热熔胶原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