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排量叶片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6601.9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龙;周培良;项鑫;邹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4/22;F04C14/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量 叶片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的油泵,具体地涉及一种变排量叶片泵。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作为汽车核心部件的发动机,其润滑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传统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简单来说是通过发动机转轴带动油泵转子转动,从而带动设于转子上的若干叶片转动,通过油泵内腔与转轴的偏心设置,使叶片转动过程中所述若干叶片围成的不同容积大小的腔室得到压缩和扩张,最终实现负压吸油和高压输油。由此可见,在该类油泵中当其内腔中心与转轴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固定后,其提供的高压油液的输出量大小则完全由发动机转速决定,即称之为定排量泵。因此,不难想象,当汽车处于高速运行时,其油液的输送往往过量浪费。这显然不符合汽车发展过程中,高效节能环保的方针。
而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这样一种油液输出量可调节的变排量泵,例如专利号为200580043674.9的发明专利,它的设计原理简单来说是在传统的定排量泵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控制环,所述控制环设于油泵的腔体内,并套于所述叶片和转子外使叶片和转子在所述控制环的腔室内转动,且该控制环的一端固定在油泵的内壁上,其另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控制环摆动的调节机构,由此通过调节机构使控制环的内腔中心和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偏心距离可调,从而改变油液被压缩的程度,即改变油液的排量,最终满足汽车在不同时速下的油液稳压输出。因此,该变排量泵的工作流程是首先感应器检测到腔体内油液压力值,反馈到系统,由系统判断压力值大小,再通过控制调节机构使控制环摆动,调整到最佳排量位置。这一技术方案也成为本行业内现有的变排量泵的设计基础。而针对这一现有技术,却客观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感应器检测到油液的压力信息反馈到系统,再由系统控制调节机构驱使控制环摆动,但是在一过程当中,由于所述控制环往往较大,因此由于其自身的惯性,该油液排量的调节必然存在滞后性。
2所述控制环在摆动过程中其与泵体内壁之间必然存在一定摩擦,无论是二者直接接触的摩擦力,还是通过密封件产生的摩擦力,都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该摩擦力将会导致控制环摆动前后所需的力不相同,由此将会使调节机构的控制存在误差,从而导致系统控制的误差。
3当汽车发动机进行高速运转时,所述油液被压缩的程度也会加剧,由此在容腔的负压区域由于汽蚀现象将会产生气泡。因此所述容腔内的平衡力将会被打破,即负压区域由于气泡将丧失部分液压力,从而使增压区域对控制环产生一个减排量的扭矩,使发动机在高速过程中有一个压降。这也就是本行业内一直存在的高速压降的难题,所以本行业中为了满足高速状态的安全压力要求,往往需要人为的提高其高速压力的标准用于克服上述的压降现象。由此不得已造成了一定的高速状态的能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精确及时且高速状态能量利用率高的变排量叶片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设于所述泵腔内的偏心环、与所述偏心环的内腔偏心设置的转子和用于调节所述偏心环与转子偏心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偏心环的外圆周壁的一侧与泵腔的内壁之间通过圆柱销铰链连接,其另一侧设有延长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排量叶片泵还包括用于驱动调节机构使偏心环与转子的偏心距离改变的先导阀,所述先导阀与调节机构之间通过油管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减排量腔、增排量腔和复位弹簧,所述减排量腔设于所述延长臂的相对于转子偏心位置的相反一侧,由第一密封件、设于圆柱销上的密封圈、偏心环侧壁和泵腔内壁围成,所述增排量腔设于所述延长臂上与减排量腔相反的一侧,且由第二密封件、设于圆柱销上的密封圈、偏心环侧壁和泵腔内壁围成,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增排量腔内且其一端抵靠在所述延长臂上,其另一端抵靠在泵腔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先导阀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的可以沿轴向滑动的阀芯和用于预紧阀芯的预紧弹簧,所述阀体的周向上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卸油口,所述阀芯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的第一液压腔和用于连通第二油口和卸油口的第二液压腔,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与阀芯底端相对应的第三油口,所述阀芯的顶端还设有容置槽,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其另一端与阀体相抵靠。通过先导阀的设计,实现不同油口对应相应的调节机构中的腔体,从而通过先导阀的压力调节控制调节机构,因此油液压力信息的反馈直接在先导阀中完成,避免了泵腔内的干扰因素对油液压力信息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66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平动活塞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轮船及大型机组用加油泵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