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甩脱式剥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825.8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B1/14 | 分类号: | D01B1/14;D01B1/32;D01B1/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沈小川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甩脱 式剥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涉及一种甩脱式剥麻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剥麻机翼分为反拉式剥麻机和滚筒式剥麻机。
反拉式剥麻机:采用人工喂入,反向拉出。换端喂入,再反向拉出,往复两次。这种剥麻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
滚筒式剥麻机:采用三到四组对辊对麻杆进行打击达到去骨去皮;但采用的是几组滚筒直径相同、对辊位置相对固定的刚性滚筒。在工作过程中,对收获期不同的麻杆不能调整打击力度,麻纤维易缠滚筒。虽机械化程度高,但效率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甩脱式剥麻方式,使剥麻机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麻纤维不易缠绕的甩脱式苎麻剥制机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甩脱式剥麻方式,打击块与上转动轴、下转动轴之间采用环链连接,通过这种柔性连接方式,使麻杆受到打击块的打击,麻杆上的骨、皮在冲击力的作用被甩脱下来,实现甩脱剥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麻纤维不易缠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甩脱式剥麻机,包括有机架、电动机、传动系统、喂入台、喂入对辊、链条张紧轮系、打击块、环链、转动轴升降油缸、转动轴支撑滑块、上转动轴、下转动轴组成,传动系统带动上转动轴、下转动轴作方向相反速度相同的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入对辊包括辊轴、辊体、半圆形槽,辊轴采用金属,辊体采用镂空圆柱体橡胶,两辊轴相互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喂入台在喂入对辊的左侧;上转动轴、下转动轴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喂入对辊的右侧;喂入台的底面,喂入对辊的啮合线,上转动轴、下转动轴的中间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其有益效果是:采用甩脱式剥麻方式,麻纤维不易缠绕。
如上所述的甩脱式剥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槽设置在麻杆喂入沿圆周方向处。其有益效果是:保证麻杆沿半圆形槽移动,并由橡胶的弹力夹持输送麻杆,尽可能保持麻杆的原始形状。
如上所述的甩脱式剥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击块与上转动轴、下转动轴之间采用环链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采用柔性连接,使该装置不会出现缠绕麻纤维现象。
如上所述的甩脱式剥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可以调试。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改变上转动轴、下转动轴转速。
如上所述的甩脱式剥麻机,其特征在于:转动轴支撑滑块、升降油缸可改变上转动轴、下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其有益效果是:对收获期不同的麻杆采用不同的打刮面积,降低纤维的含杂率。
如上所述的甩脱式剥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采用金属结构。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喂入对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转动轴与打击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变频电动机、3—传动系统、4—喂入台、5—喂入对辊、6—链条张紧轮系、7—打击块、8—环链、 9—转动轴升降油缸、10—转动轴支撑滑块、11—上转动轴,12—辊轴、13—辊体、14—半圆形槽、15—麻杆、16—下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麻纤维不易缠绕的甩脱式苎麻剥制机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图2 所示: 包括有机架1、变频电动机2、传动系统3、喂入台4、喂入对辊5、链条张紧轮系6、打击块7、环链8、 转动轴升降油缸9、转动轴支撑滑块10、 上转动轴11、下转动轴16组成。机架1采用金属结构,零部件依附在上面;两辊轴12相互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喂入台4在喂入对辊5的左侧;上转动轴11、下转动轴16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喂入对辊5的右侧;喂入台4的底面,喂入对辊5的啮合线,上转动轴11、下转动轴16的中间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喂入对辊5包括辊轴12、辊体13、半圆形槽14,辊轴12采用金属,辊体13采用镂空圆柱体橡胶,并在麻杆15喂入处沿圆周方向开有半圆形槽14,保证麻杆沿半圆形槽移动,并由橡胶的弹力夹持输送麻杆,尽可能保持麻杆的原始形状。
如图3所示,打击块7与上转动轴11、下转动轴16之间采用环链8连接,对麻杆15的打击力可通过调整变频电动机2的转速进而改变转动轴11、16转速。因打击块7 与上转动轴11、下转动轴16之间采用环链8柔性连接,使该装置不会出现缠绕麻纤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棉花烘干的吸棉箱
- 下一篇:驾驶室整体电泳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