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定时的电池充电放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005.5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 电池 充电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放电器,尤其是一种可定时的电池充电放电器。
背景技术
蓄电池过度充电或放电导致电池损坏退化等,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反复使用后,带余电充电会减小蓄电池的蓄电容量,因此充电前有必要确定电池容量。现有的充电器和放电器多为单独使用,且无定时充电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充电器和放电器多为单独使用,且无定时充电功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定时的电池充电放电器,包括充电放电器机壳、插座、电压显示窗口、定时旋钮、选择旋钮、开关键、正负测电笔、正负充电夹及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定时器、开关键、电压表、熔断器及单刀多置开关组成;充电电路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高电平输出端经熔断器连接电池正极接口,低电平输出端接单刀多置开关的第四静触点;所述放电电路由变阻器、保护电阻、放电电阻及电容组成,保护电阻与放电电阻串联经熔断电阻接电池正极接口,变阻器串联电容并联在放电电阻两侧,变阻器设有单刀多置开关的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及第三静触点;单刀多置开关连接在定时器上,定时器的另一侧接开关键,开关键接电池负极接口,电压表并联在电池正极接口及负极接口两侧;所述充电放电器机壳外部设有控制面板,插座、电压显示窗口、定时旋钮、选择旋钮、开关键、正负测电笔及正负充电夹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电压表表头安装在电压显示窗口内,选择旋钮内置所述单刀多置开关的刀头,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第三静触点及第四静触点对应在定时旋钮的四个档位的位置,定时旋钮内接定时器,正负测电笔接电压表,正负充电夹连接电池正负极接口,插座连接充电电路。
优选地,定时旋转按钮卡接发条,发条连接齿轮组。
优选地,定时器的定时范围为0-10小时,设有断开档和闭合档。
优选地,电压表的量程为0-20V。
优选地,充电电路接220V交流电,充电电路由变压器、整流桥、稳压电容及滤波电容组成。
优选地,电压显示窗口位于控制面板的上部,开关键位于电压显示窗口的右下侧,选择旋钮及定时旋钮并列位于控制面板中间,正负测电笔插接在控制面板左下方,正负充电夹插接在控制面板右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电池充放电器设有定时器,定时旋转按钮卡接发条,发条连接齿轮组,属于机械定时装置,充放电时可根据电池需要设定充放电时间,防止因过充电或过放电而损害电池寿命。
定时器设有断开档和闭合档,定时结束自动打到断开档,无需定时,直接打到闭合档。
设有选择旋钮,选择旋钮内置所述单刀多置开关的刀头,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第三静触点及第四静触点对应在定时旋钮的四个档位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池充放电器的放电速率,1档位放电最快,2档位次之,3档位放电最慢;4档位为充电。
设有电压显示窗口,内有电压表检测电池两端的电压,可根据所显示的电压判断电池应当充电还是放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定时的电池充放电器示意图。
图2为内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定时的电池充电放电器,包括充电放电器机壳、插座27、电压显示窗口26、定时旋钮23、选择旋钮25、开关键24、正测电笔22、负测电笔22’、正充电夹21、负充电夹21’及内部电路。
内部电路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定时器37、开关键24、电压表33、熔断器32及单刀多置开关38组成。充电电路输入端连接220V交流电,高电平输出端经熔断器32连接电池正极接口34,低电平输出端接单刀多置开关的第四静触点。所述放电电路由变阻器39、保护电阻30、放电电阻40及电容31组成,保护电阻30与放电电阻40串联经熔断32电阻接电池正极接口34,变阻器39串联电容31并联在放电电阻两侧,变阻器设有单刀多置开关38的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及第三静触点。单刀多置开关连接在定时器37上,定时器的另一侧接开关键24,开关键接电池负极接口35,电压表33并联在电池正极接口34及负极接口35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绞盘前后出绳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车用绳索预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