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2707.1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戴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内外 空气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组件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大型室内场所安装了通风设施,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安装的中央空调带有空气交换的功能。但目前大部分的柜式空调和壁挂式空调都是不具备空气交换功能的。目前让室内空气流通的主要方式还是开窗通风。但开窗通风时,还需要考虑到防盗的因素。
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三类能实现室内外通风的装置:
1.壁挂式新风系统:壁挂式新风系统采用购置有空气交换的空调机,大部分为以前的老式窗式空调,但目前已逐渐被淘汰。优点为:安装方便,可独立操作,性价比高,过滤系统更换方便。不足:不具有美观性,安装时需要打孔,挂在墙面占据了空间,目前市面很少能买到。
2.地送风系统: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含氧量越低,从节能方面来考虑,将新风系统安装在地面会得到更好的通风效果。从地板或墙底部送风口或上送风口所送冷风在地板表面上扩散开来,形成有组织的气流组织;并且在热源周围形成浮力尾流带走热量。再由设在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地送风一般适用于污染源与发热源相关的场所,且层高不低于2.5m,此时污浊空气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带走;对房间的设计冷负荷也有一个上限,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来大型送风散流装置的话,房间冷负荷可达120w/m2,房间冷负荷过大,置换通风的动力能耗将显著加大,经济性下降;另外地送风装置占地、占空间的矛盾也更为突出。
3.吊顶式新风系统:虽然新风系统是由国外引进到我国的,但业内人士发现国外的新风系统并不适合于中国家庭,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国外单向流新风产品的排风主机大多是集中式主机,即一个出口多个入口,这种机型体积较大,并不适合国内建筑层高较低的特点,而且集中式主机必然带来管道加长的问题,对建筑装修要求高,而且系统综合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通过利用现有的家庭空调管道孔,在不破坏现有家庭装潢的基础上,通过位于不同角度的空气进气和出气口,进行输气和吸气,从而达到对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循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外面板和室内面板;
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安装于室外机壳内的电机、用于给电机供电的变压电源、以及与电机联动的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所述室外机壳设有进气风口和排气风口,进气风扇位于进气风口内,排气风扇位于排气风口内;
所述室外面板具有室外面板进气风槽、室外面板排气风槽、室外面板进气接口和室外面板排气接口;所述室内面板具有室内面板进气口、室内面板出气口、室内面板进气风槽、室内面板出气风槽、室内面板排气接口和室内面板进气接口;
所述进气风口、室外面板进气风槽和室外面板进气接口连通,并通过进气软管与室内面板进气接口、室内面板出气风槽和室内面板出气口连通组成循环系统的进气管路;所述室内面板出气口、室内面板进气风槽和室内面板排气接口连通,并通过排气软管与室外面板排气接口、室外面板排气风槽和排气风口连通组成循环系统的排气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位于建筑墙体预设的空调开孔中,该空调开孔中还安装有空调管线,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占用的空间直径为3-5cm。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面板和室内面板分别安装于空调开孔的室外端和室内端,室外面板和室内面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空调管线的通孔,所述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设置于室外面板和室内面板的边沿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电源为太阳能电源,该太阳能电源具有太阳能收集设备和电源存储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营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2.减少开窗带来的外界噪音影响。
3.采用建筑的空调孔,制造成本低,安装简单,适合于推广。
4.在持续空气循环的过程中无需担心防盗等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外机和室外面板的连接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室内面板的连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未经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2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反射片
- 下一篇:用于快递管理系统的手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