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度滑冰力量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942.7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梅;冯开林;高波;马官国;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度 滑冰 力量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力量训练器,尤其涉及一种速度滑冰力量训练器。
背景技术
速滑和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运动奥运金牌争夺重点项目,在冬季优势项目中表现突出,而近几年逐步完成了新老交替,尤其是年轻选手进步很快。速滑与短道速滑运动员要取得好成绩应将技术技巧和耐力能力相结合,超负荷的专项力量训练是实现耐力能力突破的关键。陆地训练期结合冰上技术、战术快速伸展骻、膝、踝三关节,脚跟最后用力阶段逐渐外展蹬冰,获取蹬冰加速度的反向阻力以及能长时间保持其动作循环在同一水平,并以实际比赛项目的技术动作程序步频、蹬动、时间等条件实施超负荷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是获得专项力量耐力能力的必要手段和条件。
目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一般都将训练过程模拟冰上环境拆解为直道训练和弯道训练两部分,传统的训练方法为采用徒手的滑行滑跳或两个人配合训练(即两人腰上挂一条橡皮带,一人训练,一人配合)等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力量提高较慢。随着科技的发展,专项训练器械应运而生,专项训练器械不仅要满足运动员循环模拟冰上实际比赛直道、弯道技术、战术训练要求,还要满足专项训练外加阻力负荷在器械上调整,更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以提高专项力量耐力能力水平。然而,现有的专项训练器械由于机械与电子检测控制技术限制,综合性能还不高,大多存在以下问题:机械结构复杂、加载不方便、技术数据显示不直观;功能性单一,不能同时满足运动员直道与弯道训练的要求;在一个训练器械上无法完成程序步频、蹬动力量等超负荷专项技术动作力量训练。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集多功能训练、显示于一体的速度滑冰力量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速度滑冰力量训练器,包括主体支架、传动机构、侧蹬阻力施加装置和迎风阻力施加装置;所述主体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下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上设置有扶手和侧靠板,所述侧靠板有两块,其分别位于上述扶手的两侧,所述侧靠板与上层框架转动连接且各侧靠板的底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与上述下层框架的端部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上、下层框架间的带轮组和绕设在所述带轮组上的传送带;所述侧蹬阻力施加装置位于上、下层框架之间且靠近所述传送带的外边缘;所述迎风阻力施加装置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位于上述扶手的正前方。
所述侧蹬阻力施加装置包括阻力片、阻力片推动杆和与所述阻力片推动杆相适配的推动杆套筒,所述阻力片推动杆与推动杆套筒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杆套筒通过推动杆套筒座安装在所述上、下层框架之间,阻力片推动杆的顶端安装有阻力调节旋钮、底端安装有阻力片支架,阻力片支架与阻力片推动杆转动连接,所述阻力片安装在阻力片支架的底端。
所述迎风阻力施加装置还包括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上设置有多档位风速调节旋钮。
所述速度滑冰力量训练器还包括用于调节上述传送带的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紧螺栓和张紧螺栓定位板,所述张紧螺栓定位板垂直安装在下层框架的上端面上;所述带轮组包括左带轮和右带轮,所述左、右带轮均通过带轮座安装在上、下层框架间,所述带轮座安装在下层框架的上端面上,其中左带轮或右带轮的带轮座的底板呈L型且该底板上设置有腰型孔和张紧螺栓定位孔,该底板通过穿设在所述腰型孔内的紧固螺栓安装在下层框架上。
所述上层框架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有两块,其分别位于上述侧靠板和扶手之间。
所述上层框架上均布有多根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位于上述两块挡板之间。
所述上层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述两侧靠板的侧靠板座,每块侧靠板对应两个侧靠板座,侧靠板座上开设有转轴孔,对应同一块侧靠板的两个侧靠板座的转轴孔内穿接有活动销轴,侧靠板可绕所述活动销轴旋转。
所述传送带为多楔带。
所述扶手呈U型,所述上、下层框架安装在两条支腿上,所述支腿呈U型。
所述风扇为轴流式风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不仅满足了运动员模拟冰上实际比赛直道、弯道技术以及战术训练要求,还满足了专项训练外加阻力负荷在器械上的调整,运动员可以更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提高专项力量耐力能力水平。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较低,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增加运动员的蹬动力量、步频与爆发力,即可用于直道训练又可用于弯道训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网球训练和比赛计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感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