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马达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1772.2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季善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善真 |
主分类号: | A63H29/22 | 分类号: | A63H2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马达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玩具,尤其涉及了一种电容马达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行器上的马达驱动装置,采用4.8V左右的直流电(大约3节新的干电池)对电容进行快速充电。在电池全新的状态下对10F电容充电,大约20秒可以充满。存在问题:在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压降低,20秒并不能充满电容。使用时,对时间估计不足会发生长时间高压对电容充电的情况,形成安全隐患。
现有的装置没有开关控制,因为充电器在充电时,不知道是否正常充电,所以存在的问题有:马达一边充电一边旋转不安全,并且浪费电,不经济。
这种装置普遍用于电动玩具行业,尤其在电动纸飞机盒和电动泡沫飞机上用的较为广泛,由于飞行器对重量要求较高,一直没有一个重量较轻且有效的监测电容是否满充的装置。很多少年儿童会因为缺乏电容的物理特性方面的知识,而采用高电压长时间或者间歇性长时间对电容充电来增加电容的存储电量,最终使得电容被破坏或者寿命减少,这样存在的问题:由于装置没有明显的禁止在高温下使用电容指示,造成使用者对电容进行长时间高压充电或者高电压下对电容反复大电流充放电使得电容温度升高而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容马达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电容马达驱动装置,包括碳纤方管,碳纤方管一端设有马达基座,马达基 座内安装马达,马达上设有螺旋桨,另一端设有电容底座,电容底座内设有电路板,电容底座内设有电容容量调节环,电路板设有开关、LED指示灯与电容,电容外侧设有高温变色贴纸。装置的电容表面贴有高温变色贴纸,当电容表面温度达到警戒线时。表面贴纸开始变色,提示使用者停止使用,待电容温度降低后再行使用,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高温变色贴纸包括PVC薄膜,在PVC薄膜两侧印刷高温变色油墨。高温变色贴纸在高温条件下,颜色发生变化。
作为优选,电路板连接外端电源盒。外端电源盒直接给电路板供电。
作为优选,开关为双控开关。双控开关控制2个LED指示灯和马达。
作为优选,LED指示灯设有2个,2个LED指示灯并联,与马达并联,与开关串联。将开关打到关闭状态,这时马达停止转动,用充电器对电容充电,当LED指示灯亮起时表示电容已经充满,这时即可停止充电。满充LED指示灯为白色或蓝色LED指示灯,白色和蓝色LED指示灯正向电压为3.0-3.5V,将LED指示灯并联在电容电路中,当电容两端电压为3.0V时LED指示灯亮起指示电容已经充满停止充电。电容的额定最高端电压是2.85V,能容忍短时间的高压,LED指示灯继续点亮放电,放电时间为28-32秒,电容两端电压达到额定最高电压2.85V。LED夜行灯采用红色指示灯,红色LED指示灯点亮电压为1.8-2.2V,所以在电容放电电压降低时任然会发光指示飞行器夜行方向。
作为优选,电容容量调节环设置在电容底部,与电容相互连接。电容容量调节环的加入,这样电路板可以使用多种规格的电容,且保持产品外观一致。
作为优选,电路板的宽度为8-12mm,长度为10-14mm,板厚为0.5-1.0mm。电路板的尺寸很小,重量很轻,满足了飞行器对重量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任何电压高于3.0V的直流电源进行充电,满充时有LED指示灯亮起提示充电者停止充电,因而电容不会因为高电压而损坏;本实用新型具备夜行功能,开关打开时,马达开始旋转,同时夜行LED指示灯亮起;本实用新型电容表面贴有高温变色贴纸,当电容表面温度达到警戒线时,表面贴纸开始变色,停止使用,待电容温度降低后再行使用。使得使用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尺寸小,重量轻,满足了飞行器对重量有严格要求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炸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炸开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碳纤方管、2—马达基座、3—马达、4—螺旋桨、5—电容底座、6—电路板、7—电容容量调节环、8—电容、9—高温变色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善真,未经季善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1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